文档介绍:揭阳新河
地理位置
揭阳新河——是指揭阳市榕城区新河村,是东升街道办事处的一个行政村。它地处黄岐山之阳,是揭阳市区的中心地带。它北倚黄岐山,南临榕江水,东去不远是揭阳楼文化广场,西南是揭阳市政府所在地。
名称由来
新河又称“仙河”,在抗日战争时期,其村的老寨门还顶书“仙河”二字。这个名字的由来,颇为神奇。据《揭阳市地名志》所载:传说古时黄岐山上有仙人居住,每逢暴雨,山洪排不出去,就在山坡下泛滥成灾。山上仙人于心不忍,便用宝剑在山坡下的地上画来画去,变成了曲折的小溪,下雨时,水从山坡冲进小溪,汇流入北河,这样,山下便不再受灾。而且,溪河中经常有水,滋润着树木和各种植物。因这条河是仙人画出来的,所以就叫它“仙河”。
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有黄氏移民从潮阳县波美迁来,于仙河之西南面创建村落,名为黄畔围村。至清朝顺治三年(1646),因满人入关不久,大局未稳,反清战争不息,盗贼乘机而起,揭阳地方战火纷纭,黄畔围村遭受兵燹之灾,乡村遭到严重破坏。乱平之后,局势稳定,黄氏另选地于仙河,建新村落。仙河之水,流遍全村,既可饮用又可灌溉田园。仙河于村民获益甚大,是村民的母亲河,故此便以河名作为村名。
后来又称新河,皆因潮汕人的一种口语习惯,把“仙”说成“新”。如“仙春苏”说成“新村苏”,“仙滘村”说为“新滘村”,“仙桥”说为“新桥”。所以“仙河”也被说成“新河”。至1966年,村中为统一一个说法,尊重社会的约定俗成,正式改名为“新河”。
发展分创
仙河创村后,发展很快,人口众多,不久便成为大村。清朝中后期,有一房在附近创新村,名为“仙河沟口”,因为村东西原有两条大水沟,称分畔沟和东沟,通榕江,村域在二水沟汇合处,后改为“沟口村”,现有人口2600多人。又一房迁至尖石,创立新村,开始称为“仙河新厝”,后来因寨后有一巨石耸立,形状如锥,人称“尖石”,新村便以石而定名“尖石村”,现有人口1300多人。
现在,,常住人口10000多人,且都是江夏世家,真可谓大乡望族了。
风俗习惯
新河有一别具特色,远近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