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阿诗玛的传说-早年从网上收集.doc

格式:doc   大小:40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阿诗玛的传说-早年从网上收集.doc

上传人:ipod0c 2018/11/20 文件大小: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阿诗玛的传说-早年从网上收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阿诗玛的传说
阿着底地方有个彝族撒尼人姑娘名叫阿诗玛,她聪颖美丽,与青年阿黑相爱。头人热布巴拉之子阿支贪恋阿诗玛的姿色,心存歹念。
一次青年人集会时阿支欲戏弄阿诗玛,遭到斥责。阿支贼心不死,央媒人海热带着厚礼前去逼婚,又被断然拒绝。于是阿支趁阿黑去远方牧羊之机,派人将阿诗玛劫走。阿诗玛乘隙将与阿黑定情的山茶花掷入溪中,溪水立即倒流,阿黑获讯赶回救援。途中被大山所阻,他用神箭射穿大山,开出通道,纵马驰骋,快速前进。阿支用尽种种威胁和利诱手段,都不能使阿诗玛屈服。阿支恼羞成怒,正要举鞭毒打阿诗玛。
阿黑及时赶到。阿支提出要和阿黑赛歌,一决胜负。阿支赛输,但仍不甘心,又企图用暗箭杀害阿黑。阿黑愤怒地用神箭射穿寨门和大厅的柱子,箭射在神主牌位上,阿支命令众家丁用力拔箭,箭却纹丝不动。阿支慑服,只得将阿诗玛释放。阿诗玛和阿黑喜悦地同乘一骑回家。他俩来到溪边,下马小憩。阿支带人偷走了阿黑的神箭,放洪水将阿诗玛淹死。在阿黑悲愤地呼唤声中,阿诗玛化为一座石峰。
寻访阿诗玛
到昆明后的第一个早晨,我径直去了石林。听导游说,那是一个奇特的地方,彝族传说中阿诗玛的故乡。
错落有致的石峰,笔直挺拔的石柱,形似动物和人物的怪石……呈现在我眼前的是莽莽苍苍或峥嵘或峻峭的石头所集合成的“丛林”。密集的石头无边无际,如一幅幅泼墨大写意的中国画。置身其间,不由地慨叹大自然造化的伟力。
眼前的石林是亿万年来地质变化形成的。石林,即岩溶地貌,它是地表可溶性岩石受水的长期侵蚀而发生沉淀、堆积而形成的各种奇妙特殊的地貌。因为这种地貌以南斯拉夫西北部喀斯特高原最为典型,所以也称“喀斯特地貌”。云南省石林县境内的这片石林,分布面积达4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750米,因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单体最高的喀斯特岩地质奇观。
行走于密集的“石头丛林”中,一抬头,一线天的两座石峰间夹持着一块巨石,似要落下,真是千钧一发!不由加快脚步,急急躲过。回头一望,却是有惊无险。那块巨石依然稳稳地高挂在两座石峰间一动不动,如此状态恐怕已有千万年时间了吧。走过“千钧一发”,通过一段形似“搓板”的岩石路。我来到了观赏石林风景的绝佳处──望峰亭。登上这座小巧的中国式凉亭,凭栏远眺:群石相对,如武士相搏;群石相接,似情侣相拥。低头四顾:双鸟渡食、孔雀梳翅、象距石台、唐僧石、士兵俑、诗人行吟...... 每一块石头都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延展着我无尽的想象。
在奇峰怪石间穿行不久,几块茵茵草地映入眼帘。这里的石头不太密集,地面相对平坦,桃、李、梅、茶花......星星点点装扮着四周,傍着圆形的一潭碧水,清澈的池水倒映着一座婀娜的石峰──噢,“阿诗玛”,彝族传说中美丽勤劳的撒尼姑娘。此刻,她正背着背篓,戴着撒尼族独特的头巾,半侧着脸,深情地眺望着远方......
“阿诗玛”是撒尼语“象金子一样珍贵闪亮”的意思。相传很久以前,彝族地区有个叫阿着底的地方,那里一个穷苦人家的女儿阿诗玛爱上了诚实勇敢的彝族青年阿黑。霸道的财主热布巴拉的儿子阿支看中了美貌的阿诗玛,抢走了她。但阿诗玛在威逼利诱前,坚贞不屈。后被阿黑救出。就在这对彝族青年双双回家的路上,财主勾结崖神放出洪水,汹涌的山洪卷走了阿诗玛,最后,阿诗玛虽被应山歌姑娘救了出来,却已永远地化成了一座石峰。
抬头看着石峰顶上秀美的阿诗玛,她那灵俏的大眼睛里似乎蕴藏着无限的沉思和怀念。她是在去田间劳作的路上,还是在归家途中思念着心爱的阿黑呢?
是的,嶙峋的岩石原本是冰凉而灰暗的,是古老的彝族文化,给予了每一块石头以灵性,构成了一幅幅美妙绝伦的画卷。
天色渐渐幽暗,凝望着伫立在暮色中的石峰,我不由轻轻呼喊:“阿-诗-玛!”耳边似乎依稀传来阿诗玛动听的声音:“你们来叫我,我就应声回答!”
彝族山歌与“阿诗玛”
彝族是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彝族人民勤劳、勇敢、善良,他们用自己的山歌歌唱劳动、自由、爱情,歌唱自己的人民和自己的生活。彝族人喜欢唱歌,往往是即兴编唱,出口成章。他们创造了多种歌谣,如“情歌”、“劳动歌”、“哭嫁歌”、“叙事歌”、“风俗歌”等。
情哥是彝族男女青年倾吐心曲表示爱慕的歌谣,是他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情歌词句自由、通俗、精练,形象鲜明,具有浓厚的山野气息。曲调优美柔和,连绵不断,有如涓涓细流,潺潺于丛林溪谷之中,如山歌《苦口良药情才真》。
《妈妈的女儿》是凉山彝族人民中最流行的一首歌。它是在姑娘出嫁时唱的,因此又叫《哭嫁歌》。彝族姑娘从十一二岁就开始学唱《哭嫁歌》,不会唱就叫人瞧不起。
凉山彝族过去长期处于奴隶社会,妇女地位很低,特别是在等级森严的“等级内婚、家支外婚”以及“买卖婚”和“转房”制度下,妇女实际上已沦为奴隶和生产、生育的工具,毫无人权可言。《妈妈的女儿》正是反映了彝族妇女悲惨命运和对自由婚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