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doc

格式:doc   大小:45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doc

上传人:坐水行舟 2018/11/21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
手足口病临床主要表现:绝大部分手足口病患者为普通病例,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颊炎。手足口病主要病症是在手、足长出黄豆大小水泡、半球状,泡壁薄、里面澄清、呈珠白色。嘴巴的上腭、颊部、齿龈及舌部出现疼痛性小水泡,很快溃疡,四周有红晕。而一般水痘的水泡出现在手掌、足底,和手足口病的水泡不易区别,但水痘患者头皮、面部、四肢也有水泡;丘疹性荨麻疹多见于婴儿及儿童,大部分发病与昆虫叮咬有关,昆虫叮咬后出现水疱、丘疹和风团,分布在胸背和四肢,有剧烈瘙痒。

手足口病为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5岁及5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的免疫系统较完善,***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专家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并不可怕,家长不必惊慌。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而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小儿传染病,目前西医尚没有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据中医专家介绍,手足口病属于中医理论里“温病”的范畴,被称为湿热疫毒,而中医对温病治疗素有成效。专家还提供了预防手足口病的药方::金银花10g,野菊花10g,蚤休15g,茯苓10g,甘草3g。上药加水300ml,浸泡30分钟,以武火(大火)煎煮沸腾,改用文火(小火)煎煮15分钟,煎成药液150ml。每日1剂,药液分2~3次服,连续服用7~10天。3岁以下婴幼儿可减量服用。,连续服用7~10天。
由于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种类较多,目前又没有可以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因此,主要的预防措施就是教育公众认识手足口病,讲究卫生,加强管理。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应开始于早春疾病尚未流行时,加强监测,发现早期病例,早隔离,早治疗,防患于未然。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儿童洗手,不要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或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在流行期间,家长要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手足口病尚无特殊的预防方法,但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
(一)个人预防措施
,勤洗澡,要喝白开水,不要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
、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