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当前非法集资的原因、难点及对策建议
一、当前非法集资形势分析
(一)当前非法集资形势
随着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部分行业资金进一步趋紧。一方面导致民间借贷更加活跃,另一方面过去潜在的一些非法集资活动因资金链断裂无法付息还本,案件风险加速暴露,形势十分严峻,有关部门的处置任务十分艰巨。
(二)非法集资的主要表现特征
。非法集资主要以民间借贷的方式进行,以投资、生产经营项目等为载体。参与者主要为熟人、亲戚朋友之间层层介绍扩展,自成集资网络,除非资金链断裂,否则很难发现。
。非法集资利息一般远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有的达到了月息20%,有的甚至许下半年内翻番的投资承诺。在集资活动开始初期,能按“允诺”的回报让参与人获得实惠,进而利用参与者做“活广告”四处宣扬,不断扩大集资规模。但实际上,支付给广大参与者的所谓高额回报,是参与者自己和后续参与者集资的钱,并非获利返还。
、熟人。基于相互之间的信任,非法集资中相当一部分资金往来无收付款凭据、无账目记载。有的在凭证上只做手工记录,简单记明集资的时间、金额、经手人,给司法部门侦办带来很大难度。
。集资群众既有收入较高有一定风险防范意识的公职人员,又有中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参与积极性高。有的案件案发后部分参与人甚至向公安机关出具谅解书,表示参与该集资是自愿行为,希望公安机关不追究组织者的刑事责任。
。近期曾发生一起案例,其募集方式主要通过网络界面操作。许诺资金封闭运行一段时间后,回报按投资额翻番,投资人如推荐发展下线,按投资额的25%提成。这是典型的以高额回报为诱饵,以传销为手段,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的非法敛财活动。
二、原因分析
(一)投资渠道狭窄
以四川资阳地区为例,近几年来当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手持货币增多。调查显示,2010年资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8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52元,%;,比2005年增长47%,城乡居民拥有的财富呈快速增长趋势。与此同时,银行存款利率较低,加上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因素,银行存款实际利率为负,而其他如股票、房产、期货等理财项目相对门槛较高、耗时多、专业性强、风险大,客观上为“高息、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的非法集资提供了机会。
(二)“暴利”“从众”心理使非法集资呈多发趋势
这里分析一起案件其参与者主要是文化程度较高、有一定风险防范意识的公职人员。但在集资者鼓吹“高额回报,见效快”,“钱生钱、利滚利”,投资“风险小,获利高”等诱惑下,他们将理性投资意识抛之脑后,甘冒风险参与到非法集资活动中。可见,暴利驱动是参与者失去理智的重要诱因。
另外,参与者的从众心理,特别是亲朋好友之间,大家都参与,相互之间的了解信任导致盲从。从调查走访的参与者来看,90%以上是亲戚朋友熟人介绍参与到非法集资活动中的。
(三)社会公众政策法制观念欠缺,对非法集资的识别能力不足
非法集资活动通常以合法形式为掩护,打着投资、生产经营等幌子,部分集资者戴着知名企业家等光环,使得普通群众不易分辨而受骗。有的人虽曾有疑虑,但因对非法集资“风险自担、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