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唐淮北发电厂
张浩焊接技术创新工作室工作汇报
简介
张浩焊接工作室始建于2014年9月,现有主要成员9人,其中高级技师2人,技师7人,多为技术骨干,实践经验丰富。工作室主要开展焊接
技术攻关,解决生产难题,提高焊接技能水平和处理困难位置焊接的工作能力。 2015年11月被淮北市总工会命名为“劳模创新工作室”。
负责人张浩创新总结出多项焊接技术方法,具有高超的职业技能,先后荣获2015年度省公司“劳动模范”,淮北市首届十大“相城工匠”,并被授予“淮北市五一劳动奖章”。
组织机构
主要成员:
张险峰周安刚靳军
张伟沈军李东
魏伟赵鹏刘飞
负责人:张浩
总体目标
,解决生产难题,提高焊接技能水平和处理困难焊接位置的能力。
“传、帮、带”作用,通过开展技术培训、业务交流、名师带徒等活动,传授焊接技术,带动和培训出一批钻研技术骨干。
、环节。推动技术革新,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困难位置焊接技术专项培训,提高焊接人员技术素质和能力,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及时收集了解新技术的发展。掌握行业技术创新动态,为技术创新注入活力。
相关成果展示
2015年,张浩焊接技术创新工作室以“创新”为中心,围绕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安全生产等主题,集中团队智慧,着重解决焊接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难题,研究创新焊接技术方法,带动专业技术人员技能素质的普遍提高。
年度创新成果“电厂不锈钢管道焊接技术”、“关于电厂Super304钢焊接工艺的研究”,分别在2015年第8期《水能经济》发表和2016年第2期《中国科技博览》发表,并已提交了专利申请。
张浩首创的“镜面焊接法”工艺,有效解决了锅炉受热面困难位置的焊接难题,并将其推广为工作室的首选课题,通过技术讲解和在模拟焊位的实际演练,工作室的部分骨干成员已基本掌握了“镜面焊接”技术,在大小修及外部市场检修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圆满完成各项检修任务。
2015年7月,山东菏泽项目部高温过热器出现爆管,现场人员观察发现炉管的位置靠近墙体,无法进行正常焊接,业主要求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抢修。接到通知后,正在病中的张浩拔掉点滴立刻前往山东菏泽,迅速投入工作。经过现场勘察后,利用“镜面焊接法”以最快的速度、100%的合格率圆满完成了此次抢修任务,受到业主的交口称赞。
10月,虎山1号机组临检,磨煤机叶轮装置焊接任务在之前的2号炉检修中,6组节流环的手工焊接需要3天时间进行组对。为争取进度,减少劳动强度,工作室成员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进行焊接。仅仅半天就完成了节流环的组对焊接工作,大大缩短了磨煤机的检修工期。低再管子更换弯头的工作,正常情况下需要把悬吊管切除牵拉管排后焊接人员才能进入管排下部进行焊接,而切割悬吊管会加大焊接工作量,延误工期。采取镜面焊技术,只需把护板切除后焊接人员头部进入利用镜子的反射进行焊接,既缩短了工期,又节省了材料费用。
虎山#2机组大修,工作室负责人张浩带领大家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要求完成了各种位置受热面的焊接工作,并以100%的拍片合格率完成了受热面管道及部分取样管的更换任务。
汽机平台汽轮机轴封管道恢复焊接工作,由于管道焊口紧靠汽缸本体,肉眼无法看到内侧焊接位置,工作室“镜面焊接技术”派上用对此管道进行了恢复焊接,在实际操作中工作室成员互相学习、实践,掌握了镜面焊接方法,并从中摸索新的更有利于焊接工作的创新改进——对固定镜面进行有效改进购买可变形物美价廉的支架,底座采用强力磁铁吸附在管道上,解决了以前镜面晃动影响焊接质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