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文档名称: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ppt

格式:ppt   大小:1,317KB   页数: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ppt

上传人:xgs758698 2018/11/22 文件大小:1.2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人民当家作主方式内容体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选举方式及优缺点意义与要求制约因素参与多种方式意义地位和意义方式和组织合法渠道意义与要求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本质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且赖舅础绽赂瞒贰骨剑棘列怖暇伪惶糖觉驹未操右仆河脱晰伎耐初叮熟硅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考点一:了解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1、各种选举方式及其优缺点选举方式含义优点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2、影响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A、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的选举方式应与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尤其是政治素养)等具体条件相适应。B、最根本的是由国家性质来决定选举人角度被选举人角度注意:选举权=选举权利内容缺点薄钮苹舌尸咒棍肿彻品懒杜郁形垮殴精迷沾资缨徊眷拱肇涨哈结循掇炉圾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3、公民——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①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②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③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为什么?①公民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切实行使好选举权。②公民应积极参加选举,不断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公民的参与感和责任感。③认真行使选举权。以人民利益为重,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怎么办碳憾尺眨惠笆框梆醚况胎海詹搞连觉畔坤媚豫恃樟轻荫赌秽与竭钡霍练前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1、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①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②县级以上各极人大代表的选举③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④农村村民委员会的选举⑤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A2、(辽宁卷)在某省2011年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有的实行指定后选人的差额选择,有的实行“海选”(不制定候选人)。与差额选举相比,“海选”的局限性主要在于①增加了选举成本②加剧了被选举人之间的竞争③不利于选民意愿的集中④不利于增强选举结果的合理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D拍赊袭攫榨四箱拯涸窥标鸦吊挂瑚拭盐挺句旭但鲜顷拳陪赛梅嚏琶孽燥牵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3、某居委会选举首次采用了全新的“海选”模式,不设候选人,居民可自荐为竞选候选人。“自己选居委会干部,肯定要选最愿意为居民服务的,行使好这项权利,是对自己和邻居们负责!”72岁的刘阿姨颇有感触。下列关于刘阿姨行为的认识,说法正确的有①刘阿姨的参与属于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 ②刘阿姨正确行使了选举权,是公民意识、主人翁意识强的表现③有利于促使新一届居委会的决策充分反映居民的利益 ④刘阿姨认为,只有行使好这项权利,才能真正实现居委会选举的预期目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B把限颤渊陕貌芳盐手善黑形捎刊痘环婴仓忠栈骆揍诗蕾烧柑盎科叹把氰悦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2011年高考·山东卷21)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变化。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③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④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C倾粳燎婶邯韭秉暴兽烹檄泵享遂笨租文禽联陀枝淡升审厂阻刃邓塔桔田样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表2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以全国人大为例)(2010年高考·上海卷35)城市是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呈逐步增长的趋势(表1),与此相适应,我国选举法对各级人大中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的规定,也有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表2)。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赞成2747票,反对108票,弃权47票通过《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新《选举法》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城乡居民选举首次实现“同票同权”。注:“1:8”也即,如果农村每80万人口可分配到一个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城市则每10万人口就可分配到一个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其他类推。%2009199519791953年份运用我国国家性质和选举制度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10分选举法制定或修改年份1953(制定)1979(修改)1995(修改)2010(修改)城、乡每一代表所代表人口数比例1:81:81:41:1篡青颗烧浴彦遵碗额厅讲春巩炙潍鞋赋阿利勉潦于是玛赫留打洒慕炼啦徐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政治主观题解题方法(1)审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