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工作报告2016年11月5日,来自丝绸之路沿线12个国家的59所涉农大学和科研机构,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正式成立“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与完善,联盟至今已有来自14个国家的76家成员单位,联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创新合作机制(1)做实做好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联盟成立后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人文交流、智库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农业教育科技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2017年7月3-5日,联盟秘书处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办了第二届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合作论坛暨第二届联盟理事会。来自7个国家45个科教单位的150余名农林科学家参会,共同讨论了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联盟的深化合作事宜,就如何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战略、造福沿线国家和人民达成一致。此次论坛又吸纳了13家新成员入盟,其中包括首批企业单位的加入。企业单位的加入不仅为联盟注入了新鲜血液,更为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途径和平台。2018年7月2日-7月5日,由联盟秘书处主办、塞尔维亚土地与作物蔬菜研究所承办的第三届论坛暨联盟理事会在塞尔维亚诺维萨德举行。来自中国、塞尔维亚、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波兰、约旦、荷兰等7个国家35所单位的近120余位代表参加,共同围绕“丝绸之路农业科技教育及科研合作”开展了广泛研讨。此外,本次论坛讨论通过了4家单位的入盟申请,至此,联盟共有来自14个国家的76家单位参加。联盟成立两年多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从农业领域向资源、环境、食品加工等领域的拓展;从关注应用研究、技术推广向基础研究、前沿研究的拓展;从学生培养等教育交流向人文交流的拓展。同时联盟在台建设、智库建设、合作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2018年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合作论坛新入盟单位签署《杨凌宣言》联盟秘书长吴普特为新入盟单位授牌(2)成立三个子联盟,加强联盟平台建设——成立中俄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在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的指导下,我校和俄罗斯奥姆斯克国立农业大学于2017年7月在阿斯塔纳共同发起成立了中俄农业教育科技合作联盟,共有16所中俄高校参加。中俄联盟为细化、深化中俄两国全方位农业科技教育以及人文交流提供了专业化平台。2017年10月,教育部将中俄农业教育科技合作联盟纳入了中俄人文交流机制。联盟将推动中俄两国农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人文交流、政策研究等方面密切合作;在人文交流方面将互设文化中心、互办文化节、组织访学及夏冬令营活动,在俄设立孔子学院或孔子学堂。进一步探索中俄两国农业教育科技合作新机制,努力为我国农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成立丝绸之路生物健康农业产业联盟2017年7月22至24日,由我校和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生物健康农业国际研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会上,我校联合50余家国内外科教单位和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丝绸之路生物健康农业产业联盟,并且共同签署形成《丝绸之路生物健康农业产业联盟杨凌宣言》。宣言旨在共商倡议成立丝绸之路“生物健康农业产业联盟”,共同搭建生物健康农业平台,实现从环境健康到植株和农产品健康,再到人体健康的大循环健康链,升级大健康农业产业,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流向生物健康农业产业,促进资源整合和高效利用,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和农业产业竞争力。——成立“丝绸之路葡萄酒科技创新联盟”暨丝绸之路葡萄酒研究院2018年4月21日,由我校葡萄酒学院发起,来自美国、哈萨克斯坦、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等国家的33家机构共同组建的“丝绸之路葡萄酒科技创新联盟”暨丝绸之路葡萄酒研究院在我校成立。丝绸之路葡萄酒科技创新联盟暨丝绸之路葡萄酒研究院对于进一步弘扬丝绸之路葡萄酒文化,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葡萄酒产业科技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联盟成员单位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通过推动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葡萄酒教育、科技、产业发展等领域的深入交流,推动葡萄酒产业在共建、共享、共用,交流、交往、交融中惠及更多的国家和人民。(3)筹建汉语教学中心,加强一带一路合作我校已与哈萨克斯坦相关高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并将继续和国家汉办、哈方有关高校对接,准备对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申办材料,积极筹建汉语教学中心,加强一带一路合作。(4)开展学生交流活动2017年7月2日至5日,联盟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论坛在阿斯塔纳召开之际,我校学生与哈萨克斯坦国家交响乐团、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学生共同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艺演出。2018年6月15-29日,联盟成员单位-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在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