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doc

上传人:xyb333199 2018/11/23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是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二、实施目标:(一)总体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二)具体目标1、学生发展目标①、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②、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③、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④、了解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⑤、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⑥、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2、教师发展目标:①、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②、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③、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④、培养教师之间的协作精神。⑤、拓宽教师的知识结构。3、学校发展目标:①、营造“自主、合作、开放”的校园文化。②、密切与社会、家庭的联系。③、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更具生命力。三、实践内容:(略)五、活动方式:一般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三种组织形式:,并且对该问题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允许学生独立地进行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也需要与他人交流。在小学阶段,特别提倡家长支持和参与孩子的探究活动,但家长不要包办代替。。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为使实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组合。研究小组一般由3-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