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古今数学思想
看完了《古今数学思想》,从奇迹文库网上下载的电子书,是谁写的谁翻译的,是什么时候哪里出版的,这个电子文件里都没有写,从网上书讯中看到的是美国的莫里斯·克莱因著,张理京、张锦炎、江泽涵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7月1日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从内容上看,这本书应该在上个世纪八十年在中国已经有过翻译版本,因为它讨论的数学史到1950年就为止了。一共四大本,从考古上的数学发现一直到20世纪中叶,主要讲的是数学在西方的发展,按照时间顺序把数学的各个科目逐个的细说,援引了大量的原始文献,比如说数学家的书信、论文、著作等;此书涉及到的都是纯粹数学方面的东西,对于应用数学在第一本书里说的篇幅较多了,至于还来出现的概率统计方面的数学就根本没提了;此书除了古印度数学外没有涉及到亚洲更多。这些在网络上已经有大量的书评了。
他讲的不完全是数学,书里也说得明白,限于篇幅只能大概说说某些方面的主要进展,所以即使是把这四本书看完了也只是对数学本身的发展有一个很粗浅的了解,关键的所得是知道当时的人们是怎么想的,这也是我最关心的地方。相比那些累牍的数学知识来说,我关心的是他们怎么想的,怎么就想到这些的,知道了这些之后对于理解数学、创造和发展自己的想法是非常有用的。寻找到数学思想发展的脉络,还可以对人们思想发展的一些规律做到很好的总结。在看这些书的同时我也和周围的朋友经常提到数学,他们大多对这个话题望而却步,或者觉得我说的这些没什么意思,总是他们认为这些优秀的思想是晦涩的离人类很远的不易接受的。嗯,我也曾经对数学抱有这样的想法,当我翻开一本儿数学论文集的时候,简直是立刻就被里面的那些天书般的论述搞得昏头胀脑。现在我了解到了他们是怎么想的之后,就感觉亲切多了,并且也会被他们的精彩的思考论述搞得神经很兴奋。嗯,其实都很容易理解,如果你明白那些概念那些性质是什么,而且知道他们使用的方法是怎么来的怎么用的,那五里雾也就从容的看破了。看破了之后,你得到的就是快乐。有些问题可能对智商都要求不高,嗯,当然如果是高智商的话得到的快乐就会更多一些。
从数学的发展过程能够看出勇气对数学家们的用处是多么的大,它是一部人类争取思想自由的历史,有些类似于宗教中自我的修炼,但很多数学家的拼搏也不是来自于对宗教的信仰,可能是信仰真理,我感觉他们信仰的是人类心智本身。他们的工作很少受到政治的左右,但大多受到了当时学术时尚的影响,而且从来不缺少反抗学术时尚的人,他们可能需要更大的勇气,比如最早提出射影几何的蒙热,最早提出群概念的伽罗华,最早说到超限数的康托,他们的想法在一段时间里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或者受到了学术界的攻击,他们可能从自己的理论中得到了快乐,但现实生活并没有给他们很好的待遇,生活得并不好。我觉得数学是个非常脑淫的科目,而且我认为只要是在思考就不会出现胡闹,当然接受我的这个想法可能也是需要勇气的。
数学家可能不是专业的,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数学家都是业余爱好者,他们往往也不是专门搞一种数学,而是与数学有关无关的他们都会拿来思考思考。在十八世纪这种业余精神造就了数学史上一个充满勇士的年代,他们使用微积分而不去考虑微积分的逻辑基础,他们勇往直前虽然有很多工作被后来人认为是粗糙的,但也大多被后来人认为是正确的。数学可以不符合哲学、不符合伦理学、不符合逻辑学,这些对于数学来说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