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文言文小阅读.doc

格式:doc   大小:4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文言文小阅读.doc

上传人:水中望月 2018/11/26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言文小阅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伯牙鼓琴》阅读训练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②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③,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④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⑤兮若江河。”伯牙所念⑥,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⑦,卒⑧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⑨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⑩。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补充注释]
①摘自《列子·汤问》,作者列御寇,战国时期郑国人。伯牙,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俞伯牙,擅长弹琴。
②春秋时期楚国汉上樵夫,通音律。
③想着在登高山。
④峨峨,高大巍峨的样子。
⑤水势浩荡的样子。
⑥所念,心里想的。
⑦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皆称之为阴。
⑧卒(cù)猝然,忽然。
⑨援,引,拿过来。
⑩穷其趣,完全理解他的心情。
?吾于何逃声哉,我在哪里隐藏我的声音呢?
[解读]
汉语语汇中,有着丰富的成语典故。我们常用的“知音”、“高山流水”就出于这一故事。
高山流水,琴台知音。这则发生在一位音乐家和一位樵夫之间的故事,浪漫而诗意。
一则美丽的传说,浸漫2500多个春夏秋冬,濡湿了一个民族的情感。
我们无须去验证这则传说的真实性,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感受到我们民族的精神、心灵与情怀。古人贵相知,从这则故事中也可见一斑。
[训练]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志在登高山
②钟子期必得之。
③更造崩山之音。
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二、翻译下列句子。
①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②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三、结合短文,请你说说“高山流水”和“知音”的含义。
四、将这则故事改写成一则300在字左右的白话故事。
[答案]
一、①想着;②领会、领悟; ③既而弹奏;④放下。
二、①每次弹的时候,钟子期都能听出琴声中所表达的含义。②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大山!
三、高山流水:比喻知己相赏或知音难遇。也比喻乐曲高妙。
知音:比喻真正了解自己的人。
四、略。
[译文]
伯牙是一位有名的琴师,他的琴术很高明,钟子期则善于欣赏音乐。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高山。钟子期高兴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大山!”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有一次,他们两人一起去泰山的北面游玩,游兴正浓的时候,突然天空下起了暴雨,于是他们来到一块大岩石下面避雨,伯牙心里突然感到很悲伤,于是就拿出随身携带的琴弹起来。开始弹绵绵细雨的声音,后来又弹大山崩裂的声音。每次弹的时候,钟子期都能听出琴声中所表达的含义。伯牙于是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的听力能想象出我弹琴时所想的意境,我的琴声无论如何也逃不掉你的听力!”

又一年,王召范蠡而问焉,曰 :“吾与子谋吴,子曰‘未可也’,今吴王因于乐而忘其百姓,乱民功,逆天时 ;信谗喜优,憎辅远弼,圣人不出,忠臣解骨;皆曲相御,莫适相非,上下相偷。其可乎?”对曰 :“人事至矣,天应未也,王姑待之 。”王曰 :“诺 。” 
二. 阅读训练:
(一)
又一年①,王召范蠡而问焉,曰:“吾与子谋吴,子曰‘未可也’。今申胥骤谏其王,王怒而杀之,其可乎?”对曰:“逆节萌生,天地未形,而先为之征,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