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3
文档名称:

个人所得税法.pptx

格式:pptx   大小:409KB   页数:7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个人所得税法.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18/11/26 文件大小:40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个人所得税法.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1、中国公民
①居民纳税人:有住所或无住所居住满1年的个人:承担无限纳税义务。P354
2、外籍人员
②非居民纳税人:无住所不居住或无住所居住不满1年:承担有限纳税义务。P355
库文档分享
要点
内容
居民



(1)判定标准: ①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住所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惯性居住,而不是指实际居住或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的居住地。) ②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居住满1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即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下同)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365日。
(2)类别:在中国境内定居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侨民。
(3)纳税义务:负无限纳税义务,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向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



(1)判定标准: ①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不居住的个人。②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
(2)类别:一个纳税年度中,没有在中国境内居住,或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外籍人员、华侨或港澳同胞。
(3)纳税义务:负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向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3、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投资者也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1、划分的两个标准:①住所****惯性居住地。指所有客观原因消除后,所要回到的地方。)和②居住时间
①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无住所但居住满一年。负有无限纳税义务。1年指一个纳税年度(-,不是对月的一年),不扣减临时离境天数(一次不超过30天,多次累计不超过90天)。例:、,都不算居住满一年
②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或无住所且居住不满一年。负有限纳税义务。
2、2000年1月1日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也为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
库文档分享
二、所得来源的确定
对纳税人所得来源的判断应反映经济活动的实质,要遵循方便税务机关实行有效征管的原则。P356
1、所得来源地的具体判断方法。
(1)工资、薪金所得,以纳税人任职、受雇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的所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2)生产、经营所得,以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3)劳务报酬所得,以纳税人实际提供劳务的地点作为所得来源地。
(4)不动产转让所得,以不动产坐落地为所得来源地;动产转让所得,以实现转让的地点为所得来源地。
库文档分享
(5)财产租赁所得,以被租赁财产的使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的企业、机构、组织的所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7)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特许权的使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8)境内竞赛的奖金、境内有奖活动中奖、境内彩票中彩;境内以图书、报刊等方式发表作品的稿酬。
2、所得的来源地与所得的支付地并不是同一概念,
有时两者是一致的,有时却是不相同的。根据所得来源地的确定,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有:P356
库文档分享
(1)在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或经济组织中任职、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
(2)在中国境内提供各种劳务,而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
(3)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所得。
(4)个人出租的财产,被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财产租赁所得。
(5)转让中国境内的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以及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而取得的财产转让所得。
库文档分享
(6)提供在中国境内使用的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各种特许权利,而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7)因持有中国的各种债券、股票、股权,而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以及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在中国境内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取得名次的奖金所得;参加中国境内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的有奖活动而取得的中奖所得;购买中国境内有关部门和单位发行的彩票取得的中奖所得。
(9)在中国境内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发表作品,取得的稿酬所得。
库文档分享
三、应税所得项目:11项所得
(一)工资、薪金所得。
①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不纳个税,列举(独生子女补贴;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托儿补助费;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p357
②内退问题:P357
A、内退的个人在内退后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从原单位取得的工资、薪金,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个税,不能按离退休工资对待。
B、取得的一次性内退收入,应按内退后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所属月份均摊,将每月分摊额与当月全部“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税,自行向税务机关申报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