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汉代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ppt

格式:ppt   大小:3,472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汉代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ppt

上传人:daoqqzhuanyongyou2 2018/11/28 文件大小:3.3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汉代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汉代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
韩奔·灌南高级中学
百家争鸣→一家独尊
独尊的为什么是“儒学”?
百家争鸣→儒学独尊
百家争鸣
法家
春秋
战国

前221

前206
儒学独尊
前140
刘邦为何不高兴?
刘邦初得天下,设宴庆功,群臣在宴会上喝醉,大声喧哗,甚至拔剑击柱……。刘邦见状很不高兴。
一旁的儒生叔孙通乘机对刘邦说:“儒生虽然不能一块和您打天下,但是您要治理天下,那就用得着了。臣愿意去鲁地召集些儒生,与臣一起制定礼仪。”刘邦表示同意,于是授权叔孙通。
出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儒学有什么作用?
在叔孙通的指挥下,来朝庆贺的群臣都排着整齐的队伍鱼贯而入。刘邦赐酒,大臣齐刷刷地作揖谢恩,然后端起酒杯,分批向刘邦敬酒。整个典礼从早到晚,没有一个人喧哗。
刘邦:
出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刘彻即位时郡国形势图
刘邦时期郡国形势图
叔孙通通过儒家的礼乐秩序来烘托君主的权威,却没有解释皇帝凭什么就尊?这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理论漏洞:如果皇帝就意味着尊,那么岂不是鼓励人人都当皇帝?刘邦恰恰就面临这样的困境:手下的一个功臣叫英布,后来造反,刘邦问他:何苦而反?英布回答的很直接:想当皇帝啊!要命的是,当时想当也有能力当皇帝的绝非一个英布。这是汉初的疆域图,图中阴影部分都是诸侯国,是皇帝不能直接控制的地方,离心力极大,经常叛乱!
16岁登基 21岁亲政
一直到70年后汉武帝即位时,这个问题仍然严重!
不过武帝即位时,汉代经济有所恢复,中央政府也比刘邦时期强大不少。而武帝即位才16岁,亲政也才21岁,面对这样的问题,这个青年皇帝雄心勃勃,忙着招揽人才,替他出个主意,解决老祖宗留下的眼前还一直存在的棘手问题!这时,有个人走上了历史舞台,他就是董仲舒……
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注:以上材料出自《汉书·董仲舒传》、《春秋繁露》,引号内容不见诸原文,系今人概括
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百家争鸣→一家独尊
汉武帝是怎样独“尊”儒学的?
百家争鸣→儒学独尊
中央官学——
私学
官学
汉代学校系统
太学
地方官学
——郡国学
政治管理人才
做官
……
……
察举制
教育+选官
孝廉、明经

太学怎样体现“尊儒”?
太学里教什么内容?
太学旨在培养什么人才?
太学对人才是否有吸引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