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重要通知
下周发综合练习题。请相互转告。
16周做综合练习题。
17周交综合练习题。
第九章
建筑抗震的基本知识
一、概述
1、地震的概念
定义: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
性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对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
2、有关术语
张衡地动仪
不可怕!
震源: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focus)。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
震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
海啸: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
震中距:某地与震中的距离。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震级:衡量地震大小的等级称为震级,它是由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大小决定的。震级越大,放出能量越大,影响越大。
微震:小于2级的地震。几乎感觉不到。
有感地震:2~4级的地震。
破坏性地震:5级以上的地震。
强震或大地震:7~8级的地震。
特大地震:超过8级的地震。
资料:【】
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智利中部海域,并引发海啸及火山爆发。此次地震共导致5000人死亡,200万人无家可归。先后发生震动225次。其中,大于7级的就有10次;大于8级的有3次。
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64年3月28日):。此次引发海啸,导致125人死亡,。
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57年3月9日):,发生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德里亚岛及乌那克岛附近海域。地震导致休眠长达200年的维塞维朵夫火山喷发,并引发15米高的大海啸,影响远至夏威夷岛。
印度尼西亚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上的亚齐省。地震引发的海啸席卷斯里兰卡、泰国、印度尼西亚及印度等国,导致约30万人失踪或死亡。
俄罗斯大地震(1952年11月4日):。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夏威夷群岛,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智利大地震(2010年2月27日):,地震发生后,,波及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多个国家。地震已经造成至少795人死亡。
厄瓜多尔大地震(1906年1月31日):,发生在厄瓜多尔及哥伦比亚沿岸。地震引发强烈海啸,导致1000多人死亡。
印度尼西亚大地震(2005年3月28日):,震中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造成1000人死亡,但并未引发海啸。
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65年2月4日):。,席卷了整个舒曼雅岛。
中国西藏大地震(1950年8月15日):。2000余座房屋及寺庙被毁。印度雅鲁藏布江损失最为惨重,至少有
1500人死亡。中印共死亡约4000人。
俄罗斯大地震(1923年2月3日):,发生在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印度尼西亚大地震(1938年2月3日):,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班达附近海域。地震引发海啸及火山喷发,人员及财产损失惨重。
俄罗斯千岛群岛大地震(1963年10月13日):,并波及日本及俄罗斯等地。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最著名的大地震】
云南通海地震:,
四川炉霍地震:, 级
云南昭通地震:, 级
辽宁海城地震:, 级
云南龙陵地震:,
云南龙陵地震:,
(相差1小时37分)
河北唐山地震:,
四川松潘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