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如何在数学课中开展德育教学
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三者是有机地联系着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传授知识是基础,发展认识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都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学习,因此各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增强德育意识,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把德育的首要作用落到实处。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主要做法及肤浅体会。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学生进行学习为一定的学习动机所支配。刚入学的儿童,为获得父母、教师、亲友的赞扬而认真学习。一位天真稚气的孩子曾毫不掩饰地说出心里话:“老师,您知道我上课时为什么爱举手发言吗?我就是想得到您的奖品。”这一个孩子的心声,却道出了同龄人的共同点。这种推动学习的动机,也是无可非议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世界观的逐步形成,与社会要求相应的动机愈来愈占支配地位,并逐渐成为学生的主导性动机,而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近景性动机也越来越深刻而稳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从学生入学起,就要重视学的、生动的方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教育联系起来,可以成功地培养学习动机。如通过讲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讲当今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去攻克世界难题“哥德巴赫猜想”,做出重大贡献,鼓励学生长大攀登科学高峰,必须从现在做起;通过讲我国成功地发射人造卫星,使学生了解学习与祖国建设事业的直接联系,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需要。总之,要使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祖国四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与作用,引导学生逐步把今天的学习和长大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联系起来,使学习成为他们的内部需要。
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或叫求知欲。许多科学家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是具有深厚的认识兴趣或强烈的求知欲。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人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习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学生,这种感染作用更为突出。教师良好的情感品质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需的。教学实践证明,当教师的思想情感倾注在教学内容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时,学生就能更好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所以,强调情感教学,即师生情感的交融,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作用,他们对数学学科产生深厚的兴趣,能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教师的这种情感,对事业的热爱与追求,倾注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起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培养学习动机起了重要作用,对他们今后从事的工作,对事业的追求及工作的责任感,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
教材中的例题与习题里,蕴含着思想教育因素,只要努力钻研、认真备课,就能把这些因素挖掘出来,在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
(三)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所揭示的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也是关于自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