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观书有感》教学反思.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观书有感》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rdwiirh 2018/11/29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观书有感》教学反思.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观书有感》教学反思
《观书有感》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一首古诗,诗中名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更是家喻户晓,寓意深刻。
这首古诗作者借读书时所看到的情景来教育子女,但是作者在诗文中,却未曾提到与读书、学****有关的内容。如何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用意,透过文字体会作者的感情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时,我没有直接点出主题,而是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有意义的对话,揣摩作者的用意。学生的思维活跃,所获得的感悟也深刻。
师背诵:《观塘有感》(故意出错,引发学生质疑,引起探究兴趣)
众生:(师话音刚落)不对!不对!是《观书有感》!
师:不对呀!诗的内容明明写的是诗人观塘的感受,我怎么找不到更读书有关的内容呀?你找找。
生:没找到。
师:既然更读书没有关系,怎么又以《观书有感》为题呢?咱们把题目改改,行吗?
生:(异口同声)不行!
师:为什么?
生:诗人手中抓着书,身旁还有一些厚厚的书,我想诗人肯定就在水塘边读书,很爱学****br/> 生: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呀!学****也是如此,要不断学****充实自己。
生:要源源不断读书,获取新知识才行。
生3:不断学****永不满足,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
生:不能满足现有的知识,所谓“少壮工夫老始成”,要活到老学到老。
生:一个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充电”。
师:是啊!(出示关于诗人的资料)着重强调“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的诗能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诗寓意含蓄,具有哲理性。
师:你们终于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的感受。这种感受还是对池塘而发的吗?
生:不是,不是!诗人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用半亩方塘来比喻自己读书的感受。
师:诗人和我们都明白了读书的道理。
入情入境入理,明理悟道导行!跨越时空的交流,使学生真正领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深刻含义。岂止是读书需要“源头活水”源源不断,作为教师,不也需要“源头活水”源源不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