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04·医药业年终盘点(1~4)1/23
2004·医药业年终盘点之一标采购制度的决心似乎并未动摇。10月中旬,
有关部门联合公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
2004最具争议的十大关键词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若干规定》,不仅要求县级
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必须全部参加药品集中招
标采购,而且规定采购支出中80%以上的品种
中药饮片除外要纳入集中招标采购。看来,
药品招标还将继续前行。
医院产权改革:“卖医院”难解看病难
公立医院改革,无疑成了今年夏天讨论的最
热的词汇之一,而产权一直被认为是改革之重。
招标采购:质疑声中继续前行一句被媒体广泛引用的话引起了业内的躁动,
今年春天以来,医药企业对药品招标喊停“国资将逐步退出公立医院,在政府所属医疗机
的声音就一直没有断过。构中,国有资产的持股权不低于51%。”
4月,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等13家协然而,医疗改革的初衷是“解决看病难”,
会负责人,联名致函国务院主管领导,历数药产权改革能否解决这个问题?
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弊端和对药品生产企业的不种种令人焦虑的迹象表明,现在的公立医院
利影响,要求终止已经实施5年的药品集中招改革将焦点放在产权改革上,也要走国企改革的
标采购工作。老路子“国退民进”、“公私合营”、“股份
5月26日,国务院纠风办与国家卫生部制”。不少专家对此持有异议。
召集13家医药行业协会的负责人,以及十几北京疾控中心社会医学与卫生经济学中心的
家药品生产企业在北京召开会议进行讨论。据雷海潮博士认为,“医院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投资
说讨论的结果是,与会者“90%以上同意停领域,要么是公立的,由国家担负公共卫生费用,
止招标”。但是,这次声势浩大的上书行动最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要么是私立的,提供高档医
终不了了之。疗服务,不存在什么中间状态,所谓股份制并不
11月初,在重庆举办的国内首次药品集适合医院。”雷海潮认为,目前所谓医院改制的
中招标采购研讨会再次成为讨伐会。西南药业、例子,实际上是“卖医院”。这既造成了国有资
哈药集团等全国重量级药企的代表轮流发言, 产的流失,也无法完成医院本该担当的角色。
历数招标弊端。与会者异口同声:药品招标不专家们建议,目前医院改革诉求模糊不清,
但没有降低虚高的药价,反而让企业负担越来在大规模改制之前,政府和医院当局都应该理智,
越重,招标有违初衷,没有必要继续实行。三思而后行。
尽管受到如此多的诟病,政府实施药品招医疗广告:真伪难辨监管艰难
2004·医药业年终盘点(1~4)2/23
唐国强、解小东代言的北京新兴医院医疗瑞安市人民医院的医生集体收受巨额药品、
广告遭到了媒体的广泛质疑,也再次将医疗广器械回扣,19个月的时间里,各科室违规提成
告普遍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国家食品药品监 110多万元。此案被媒体曝光后,引起强烈社
督管理局广告审查监督管理办公室透露的消息会反响,由此揭开卫生部的“整风”运动。
更加令人震惊:2004年1月-9月对全国 4月22日,卫生部公布了《关于加强卫生
部分药品电视广告监测检查中,违法率高达6 行业作风建设的意见》。对社会极为关注的医疗
2%;而同一时期药品报纸广告的违法率更是界“红包”和提成问题,有了态度明确、前所未
高达95%。如此高的违法率让人们不禁对医有的严厉说法:严重者将被逐出医生队伍——吊
疗广告的可行性产生了怀疑。销执业证书或免除主要负责人职务。5月12日
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干脆禁止医疗广告。卫生部又公布了《全国卫生系统开展纠正医疗服
过去,非法医疗广告主要出现在电线杆子上、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实施方案》,要求在所有
小报小刊中。人们对这些非法小广告还具有一医疗机构中有效遏制收受药品回扣、“红包”、
定警惕性。如今,大量的医疗机构在资本的运“开单提成”、乱收费等不正之风。
作下日益财大气粗起来,他们请明星做广告、直接把拿红包问题与医生的饭碗挂钩,一方面表
借助权威来说事,在报纸、电视、网络等等现明主管部门对这种现象的空前重视;另一方面也
代化媒体全方位轰炸,让公众更加难辨真伪。表明这个问题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也有专家指出,非法医疗广告猖獗说明群然而这次行动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医疗领域红
众需要医疗广告,正是由于三甲大医院不屑于包的潜规则吗?业内人士普遍表示怀疑。实际上,
进行广告宣传,才使得非法医疗广告有了可乘前几年卫生部门也曾经5次发文,试图解决红包
之机。解决虚假医疗广告问题,除了有关部门问题,然而始终收效甚微。有专家认为,红包问
应该大力整治、加强监管外,更重要的是应该题的根源在于医疗体制本身,并非仅靠一时的查
鼓励品牌医疗机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