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钟嵘 滋味说.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钟嵘 滋味说.doc

上传人:镜花水月 2018/12/1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钟嵘 滋味说.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滋味说
诗话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论诗文体,用来评论诗歌、诗人、诗派以及记录诗人故实,对于推进中国诗歌创作和理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国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详细论述了五言诗的创作和相关理论,其文学理论批评内涵在许多方面都可以和刘勰的《文心雕龙》相媲美。对此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曾作过分析:“《诗品》之于论诗,视《文心雕龙》之于论文,皆专门名家,勒为成书之祖也。《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远;盖《文心》笼罩群言,而《诗品》深从六艺溯留别也”。
《诗品》与《文心雕龙》,是齐、梁时代文艺评论界的重要著作,《文心雕龙》兼论诗文,其中的接受理论侧重于从文学接受者的角度讨论主体条件、审美条件和审美功能等;《诗品》则专论五言而不提文章书中的主要观点,针对五言诗当时的诗风而发,侧重于“文学接受的实际运作”①。钟嵘偏重于实际运作的文学接受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滋味”说。以“味”论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内容的重要内容之一”②,滋味说则是一个系统性理论性的直接源头,对唐代司空图的“韵味说”和“味外之味”,宋代苏轼的“至味论”、乃至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都有重要影响,从而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审美批评的重要内容。欲要探究“滋味”说的主要内涵,首先要对“味”这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范畴的起源做一番梳理。
一位西方人曾将日本菜和中国菜作以对比,提出“日本菜似乎只是为眼睛而做,中国菜却是为舌头而做”,的确,作为饮食大国,中国人不但讲究吃的种类,而且对舌头所能感受到的滋味也格外重视。不仅如此,中国人也极善于用“味”来欣赏文艺,任何能带来独特审美感受的文学类型,都可以用“味来评价”,似乎“味”已经成为最普通的日常审美标准。真正探寻“味”作为文学艺术美感作用的意义,起源深远。
早在先秦时代,“味”这一概念就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不过并没有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被用于思想文化领域,而是指舌头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鼻子闻东西所得到的生理感受。如《左传·昭公元年》中记载“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生六疾。”也有《国语·郑语》也说“五味以调口。”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这些都是在口味的本义上使用“味”的概念。后来,人们才逐渐在各种文艺领域使用这些概念,如《论语·述而》中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不图为乐之为斯也!”孔子用“味”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触,听着韶乐竟然三个月都想不起肉的味道,这是从音乐中满足了精神世界,便弱化了物质需求,也将“味”从普通的胜利感受层面分离出来,为其赋予了一种更高雅的含义。用“味”解释音乐、文章、言语所带来非凡体验的情况一直处于发展中,其根本意义直到汉代也没有得到改变。魏晋六朝时代,思想呈多元化发展,儒学的统治地位大大动摇,文学进入一个
“自觉时代”,诗歌创作也积累了大量经验,得到了很多创新,“诗味”的理论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正式形成并进一步发展,当然这主要得益于陆机《文赋》第一次用“味”来说明诗歌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后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深化了陆机的原则,大量运用“味”的概念,如“繁采寡情,味之必厌”、“吟咏滋味,流于字句”、“使味飘飘而轻举,情晔晔而更新”等都用借助“味”的体验来解释文章的奇妙之处,只是刘勰的理论只注意到“味”的审美性质,并没有将“味”作为集中的对象来划入某一范畴深刻探讨。直到钟嵘的《诗品》横空出世,“味”才被作为一个审美标准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