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衡量社团有什么指标.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衡量社团有什么指标.docx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18/12/1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衡量社团有什么指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衡量社团的指标
我们如何来衡量自己社团的优良成绩呢?是不是其乐融融就是最好的局面?抑或是风风火火就是?或是上了新闻广而告之就是最佳?我们常常这样来判断,自得其乐,其实不然,偏离了评判的根本。
这里我总结三个指标来衡量社团的优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
第一是社员的成长。
就是社员参与其中获得的快乐、知识、情感、精神、兴趣、友谊等的收获。民国初年辜鸿铭先生在《中国人的精神》开篇阐述道:“要估量一个文明,不在于所建筑的城市是如何宏伟,建筑是如何华丽,道路是如何华丽,甚至也跟所创造的制度、艺术、科学无关;而在于这个文明下产生了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它揭示了文明的灵魂。”同样我们关心社员到底因社团产生了多少影响,形成了什么样的社员。这是最高标准,倘若没有这种质的影响,那可以看看社员收获了哪些量的影响。再声称出色的社团,社员的满意度如果很低,这个社团就是不成熟的,不成功的。从一个高度来说,只要我们的社员形成良好的习惯、优良的品质、开阔的视野、深厚的学养、茂盛的精神、健壮之体魄,那么这个社团不但是优秀,而且为“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做出了贡献,是真正的爱国者。譬如哪个环保社团把小小一个学校里国人乱吐口痰这个坏习惯改变,那么就是最大的爱国与环保;顺便说一句,我倡导做身边可以做到的公益活动,别搞天边公益,要搞身边公益,而且要发挥智慧力量,做到效果。圈点社活动时候增加锻炼社员的环节,秘书处设置人力资源部开展培训,编写社员能力培养计划等等。
第二是活动品牌。
活动是最终的产出形式,就像企业的产品一样,是否有价值?是否有市场?是否有品质?最终形成一个品牌口碑——是好还是坏。参与者满意吗?活动价值细化下来有哪些?活动还有附加价值可以开发吗?活动是否够稳定?活动的效率如何?活动经济吗?活动的“上座率”如何?活动的主题是否通过透彻分析?活动的预期效果如何?活动标准流程化了吗?活动的频率如何?活动智慧含量多少?活动结果有改善吗?后续活动开展了吗?有多少知道?知道的多少人愿意再次参加?切记,活动应该是快乐的,最好“短小精悍”,小组作业,持续而关联,周期性开展,不能是负担,大搞形象工程,哎,老子这学期终于把这个活动搞完了,会费还剩一点点,好好放松一下,这学期聚个餐就闭会吧。圈点社活动有了想法到实施,一般最快5、6天,说干就干,不要老停留在会议或者纸上,以及纠结在各种环节,小规模做了再调整,这就是高效率做活动的思路,这样圈点活动密集时候每周2、3次活动——所以我倡导小活动——既容易实施还经济、可以不断总结提高活动水平、持续开展活动又可以形成品牌效益、频率高锻炼的机会还多、观众参与还深入。建议在钱上困扰的社团朋友,你们思路开阔一下,就像企业把产品放到消费者触手可及的地方,所谓文化就是普及到生活中去,还有控制成本,一定把活动成本钱控制在20元/次这样的水平,比如在路边乐队演唱,走到寝室去魔术表演,在草地上席地而活动,还可以以此创意创收社团经费。
第三是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如果确切的对象不是社会,这里的社会可以特指大学这个小社会。很多公益活动,更多是作秀,只考虑自己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