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科目】八年级地理上册【授课人】
【课题】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秦岭-淮河线
【知识目标】
1、了解秦岭、淮河的走向和流向,以及它们经过的主要省份和基本概况。
2、掌握“秦岭-淮河”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
3、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重点】
1、秦岭-淮河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
2、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
【教学难点】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形成的原因
【教学用具】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电脑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景观图,知道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
【承转】要了解我国的区域差异及原因,首先让我们来学习我国区域的划分和一些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板书】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秦岭-淮河线
秦岭与淮河概况
【读图】4-1“秦岭-淮河线示意图”,完成课本P75“活动”1、2、3题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秦岭—淮河的位置,秦岭的走向及淮河的流向;秦岭、淮河通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单位等。
【阅读】“阅读材料”:P75“秦岭”与P76“淮河”
【活动】(1)秦岭简介
(2)讨论:淮河为什么会成为“害河”?治理淮河有哪些可行的办法?
【教师归纳】
【承转】了解了“秦岭-淮河”线的位置、特征之后,我们来讨论一下这条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板书】二、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
【讲授】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不同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板书】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活动】完成课本P76的活动第1、2题。
(1)“猜一猜,这是我国的哪一条山脉”?
(2)“发生强寒潮时,秦岭北侧的西安最低气温为-℃,而秦岭南侧的安康的最低气温为-℃,这是为什么?”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肯定和指正。
【归纳承转】由活动的1、2题可知,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有许多地理差异。
【填表】课本P77的“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空白表格)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1月平均气温
 
 
河流的封冻
 
 
年降水量的大小
 
 
河流水量的大小
 
 
耕地的类型
 
 
主要的粮食作物
 
 
作物的熟制
 
 
主要的经济林木
 
 
主要的运输方式
 
 
【归纳承转】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有重要的地理意义
【板书】3、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线是:
①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②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③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④干湿地区中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⑤四大区域中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三、四大地理区域
1、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及分布
【读图】4-5“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思考: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是什么?它们的分布怎样?
(2)家乡兰州在哪个地理区域内?
(3)连线题:
阴山第二级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