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破难攻坚 乘势而上.doc

格式:doc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破难攻坚 乘势而上.doc

上传人:n22x33 2015/9/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破难攻坚 乘势而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附件一:
推进浙江畜牧业科学发展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赵兴泉副厅长在全省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8年9月12日)

召开秋防工作会议重点是贯彻农业部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上半年全省畜牧兽医工作,部署秋防工作的重点任务。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不是单一的,而是与畜牧业发展各个方面紧密相关。下面,就浙江畜牧业科学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更加重视科学定位,通过分析研判形势,找准畜牧业发展方向
畜牧业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关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更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产业。畜牧业集畜禽养殖、动物防疫和排泄物治理利用于一体,与种植业自然共生,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是紧密相连于种、养、加和服务业的大产业。199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力发展效益农业”以来,我省大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上半年,全省肉、蛋、奶总产量和能繁母猪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农民人均出售畜产品现金收入及其占农民一产现金总收入的比重明显增加;重大动物疫情明显下降,畜产品安全水平明显提高;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水平超过75%,比全国高30个百分点,成绩可喜可贺。
但是,我们也清醒看到,随着全球粮食危机造成的饲料价格持续迅猛上涨,畜产品价格却在近期持续走低,“一高一低”给畜牧业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考验;国家不断从紧的用地、环保政策和量大面广的畜禽排泄物治理任务,给畜牧业发展和空间拓展形成了新的制约;重大动物疫情日趋复杂,违禁药物层出不穷和违法分子用药手段的日趋隐蔽,也对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新形势、新矛盾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多对发展畜牧业的思想顾虑:有的
认为浙江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十分稀缺,不能发展畜牧业;浙江是粮食主销省,本身粮食自给率不足50%,饲料粮更是80%依靠外调,畜牧业与人争粮,不适宜发展;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很快,农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85%以上来自二三产业,有钱就有肉吃,没有必要发展畜牧业;畜牧业无税收,防疫和治污的责任重、压力大,不应该发展畜牧业。这些消极观点是狭隘的、片面的。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经济社会越发达,农业的基础地位越牢固,现代农业越发展,畜牧业的地位越凸现。首先,粮猪安天下,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必然对以改善国民素质为核心的肉蛋奶消费量产生强大需求,在这种刚性需求的影响下,要应对像今年雪冻灾害这样的极端天气和各种突发事件,必须确保适度的畜产品自给率。第二,种植业发展需要畜牧业的匹配,没有畜牧业,种植业所需有机肥料就成了无源之水,畜牧业的发展为循环农业提供支撑,种植业的发展为畜牧业拓展空间。据调查,桑茶果使用有机肥,比化肥可增产提质10-20%左右,全省现有茶园、果园、菜园,在理论上至少可以消纳5000万头生猪的粪便。第三,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离不开畜牧业。畜牧业是农业中单位面积产出和产值最高的行业,是农民通过一产增收的重要渠道和新亮点。据调查,全省生猪养殖场户每亩产出可达15万元左右。第四,畜牧业具有承工启农的中轴作用。发展畜禽养殖,可以拉动前端的饲料、兽药生产,促进投入品工业的发展,后端又可以促进加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像金华奶牛业,既拉动了乳品加工业,还促进了印刷、包装、运输和餐饮等后续产业繁荣。可以说,畜牧业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不可少、必须持续健康发展的产业。
推进浙江畜牧业的科学发展,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兼顾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和谐,
围绕“供给安全、环境生态、农民增收”的目标,坚持“增量、提质、增效”三同步,以提高质量为中心,走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路子。
“供给安全”。畜牧业的基本功能是为人类提供肉蛋奶等食物,供给的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是畜牧业快速发展的本源。要确保供给安全,必须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我省现有常住和流动性人口6000-7000万,要满足这么多人口的畜产品消费供给,难度相当大。每年至少需调入猪肉400-500万头以上、家禽上亿只、牛羊上百万只,而且呈进一步扩大趋势。因此在量的增长上,保持紧平衡,适当提高自给率(75%-80%),并坚持分类指导,即宁温台丽增量,杭绍湖舟稳定,嘉兴控制;在质的提高上,通过加强投入品监管和动物疫病防控,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水平。二是总量与品种的关系。既要稳定并适度增加总量,更要注重畜产品结构优化,加快推进特色畜牧业建设,满足人们对畜产品消费的多样化和特色化需求。三是内向与外向的关系。通过拓展内部和外部发展空间,实施“走出去”战略,破解土地资源约束,减少外部“市场化”调入量,提高“本地化”自给率;通过延长产业链,发展畜产品加工业,解决畜产品出口短腿,提高畜牧业外向度。四是当前与长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