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2009年高考备考(政治)学科考前复习指导建议(三).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09年高考备考(政治)学科考前复习指导建议(三).doc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8/12/5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09年高考备考(政治)学科考前复习指导建议(三).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09年高考备考(政治)学科考前复****指导建议(三)
龙岗区教育局教研室高中政治学科教研员
(内部资料,请勿上传网上!)
第三部分、关于新教材、新增知识点的解读
注意:原则上是,考生学什么高考考什么,但是一般要结合新教材,“命题”不涉及新教材(命题尽量回避修改的知识),但答案要注意结合新教材的新提法(答案应该按修改后的教材提法)。
(这部分内容,请参考教研室另提供来自广州市的内部资料,见后附)
2009年广东高考政治新增(调整)主要考点详解
必修①《经济生活》
1、提高效率,促进公平(表述变化)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①提高效率的原因: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②促进公平的原因: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才能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2)如何提高效率?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3)如何实现分配的社会公平?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2、科学发展观(新增调整)
(1)内涵:
①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③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2)为什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重要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