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2010年中国国防白皮书.doc

格式:doc   大小:294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0年中国国防白皮书.doc

上传人:镜花流水 2018/12/5 文件大小:29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0年中国国防白皮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0年中国国防白皮书
目录
简介
前言
一、安全形势
二、国防政策
三、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
军队现代化发展历程
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建设
加快信息化建设
构建联合作战体系
推进军事训练转变
创新政治工作
实施人才战略工程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
加强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
四、武装力量运用
保卫边防、海防、空防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
参加国家建设和抢险救灾
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护航
中外联演联训
国际灾难救援
五、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
国防动员组织领导体制
国防动员能力建设
预备役部队建设
民兵建设
六、军事法制
军事法规体系建设
法律法规实施
军事司法
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教育
七、国防科技工业
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
提高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能力
和平利用军工技术
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八、国防经费
九、建立军事互信
战略磋商与对话
边境建立信任措施
海上安全对话与合作
对外军事交往
十、军控与裁军
核裁军
防扩散
禁止化学、生物武器
防止外空军备竞赛
常规武器军控
军费透明和常规武器转让登记
简介
前言
一、安全形势
二、国防政策
三、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
军队现代化发展历程
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建设
加快信息化建设
构建联合作战体系
推进军事训练转变
创新政治工作
实施人才战略工程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
加强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
四、武装力量运用
保卫边防、海防、空防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
参加国家建设和抢险救灾
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护航
中外联演联训
国际灾难救援
五、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
国防动员组织领导体制
国防动员能力建设
预备役部队建设
民兵建设
六、军事法制
军事法规体系建设
法律法规实施
军事司法
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教育
七、国防科技工业
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
提高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能力
和平利用军工技术
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八、国防经费
九、建立军事互信
战略磋商与对话
边境建立信任措施
海上安全对话与合作
对外军事交往
十、军控与裁军
核裁军
防扩散
禁止化学、生物武器
防止外空军备竞赛
常规武器军控
军费透明和常规武器转让登记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李肇星发布《2010年中国国防白皮书》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1年3月31日发表的《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透露,两岸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这是中国首次在国防白皮书中明确提出这一问题。
白皮书说,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的发展道路、根本任务、对外政策和历史文化传统,决定中国必然实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内努力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对外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白皮书指出,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海峡两岸中国人有责任共同终结两岸敌对的历史,竭力避免再出现骨肉同胞兵戎相见。两岸应积极面向未来,努力创造条件,通过平等协商,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的新问题。两岸可以就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探讨。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以利于共同采取进一步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安全顾虑的措施。两岸应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编辑本段前言
21世纪的头十年,国际社会在开放与合作中发展,在危机与变革中前行。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已成为各国的广泛共识。同舟共济、互利共赢,是实现人类共同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
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的前途命运与世界的前途命运更加密不可分。面对共同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联系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的安全与世界的和平联系起来,努力以自身的和平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面向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将继续抓住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防御性国防政策,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编辑本段一、安全形势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复杂变化。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进程不可逆转,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但国际战略竞争和矛盾也在发展,全球性挑战更加突出,安全威胁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日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