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此表由评阅人填写
评价项目
满分
得分
总分
教师签字
选题正确
15
论点、论据
40
材料、数据
20
写作规范性
15
字数要求
10
论文编号: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15 人民调解概论
论文题目:简论依法调解
学生姓名吕帅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层次专升本
批次 112
学号 w130234112024
学习中心张家口崇礼电大
2012年 10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目录
1、调解的定义和分类 1
调解的定义 1
调解的分类 1
2、依法调解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1
调解范围把握不准,有过窄、过宽的现象存在 1
1
1
不严格执行法律程序 2
久调不结,案件积压 2
2
非自愿原则 2
有的调解员缺乏调解艺术 3
公安机关缺乏相关的业务指导 3
3、改革和完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几点建议 3
实行调、审分立的诉讼原则,调解程序前置于开庭审理 3
强化并严格界定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自愿、合法”原则 4
制定并完善规范的民事诉讼调解程序 4
强化民事诉讼调解的监督机制,完善错案责任追究制度 4
4、结论 4
5、参考文献 6
【摘要】
古代社会实现和谐的途径多种多样,调解作为其中一种主要方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旨在简要介绍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的类型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传统调解制度对于古代封建社会的价值所在,期望对我国当前建设和谐社会能有所借鉴。
【关键词】调解依法调解民间纠纷
1、调解的定义和分类
调解的定义
调解是当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发生权益纠纷,由调解主持人通过疏通劝导、从中斡旋,促使当事人之间达成协议,从而解决争议的活动。
依法调解就是依据法律规范调解工作程序。进一步明确调解工作分工,严格按“受理-指定调解主持人-调解准备-依法调解-制作调解协议”调解工作程序进行。调解时视矛盾纠纷的复杂程度,由调解人了解双方要求和理由,收集核实情况,耐心进行疏导说服,引导当事人达成协议,做到规范运作,依法调解。
调解的分类
调解应分为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人民调解、民间调解和律师调解六种。
2、依法调解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调解范围把握不准,有过窄、过宽的现象存在
调解人员随意扩大调解的范围,以调解代替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导致对违法人员打击不力,案件降格处理。如对寻衅滋事、雇凶伤害他人、为泄私愤公然损坏财物等非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也进行调解,超越了规定的可以调解的范围,导致群众对法律的曲解,甚至认为只要赔了钱,就可以不受法律追究。
调解纠纷中,缩小了案件的范围,对于虽有民事纷争因素,但明显属于治安违法行为的打架纠纷,以具有民事调解要求为由推脱了事,增加了群众的困难,甚至导致纠纷扩大,矛盾激化,使法律的严肃性和公安机关的尊严受到严重的影响。
不严格执行法律程序   
依法处罚与依法调解是处理治安案件的两种不同的方法,都应履行一定的法律程序:受理——立案——调查取证——调解——结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