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望海潮》教案典型案例(部分).doc

格式:doc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望海潮》教案典型案例(部分).doc

上传人:1006108867 2013/7/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望海潮》教案典型案例(部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典型案例(部分)
《望海潮》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词的一些基本常识。
2、了解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
3、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本词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柳永词的创作特点。
2、抓住词中对景物描写的特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词的的赏析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俗话说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胜景自古令人魂牵梦绕,富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有天赐美景。但就西湖就有“西湖传统十景图”,你知道是哪十景吗?
明确: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曲苑风荷、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南屏晚钟、三潭印月、双峰插云
(多媒体展示十景图片)
过渡:美的景致、美的画面,如果再配上美的笔调,自然是美不胜收。我们前面感受了诗歌的无穷魅力,今天将要通过柳永的《望海潮》开始进入到词的学****br/>二、知识积累:
1、词的起源:一般认为词起源于隋,最早产生于民间,兴起于唐,成熟于晚唐、五代,大盛于两宋。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词都是唐代的,《敦煌曲子词》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民间词集,《敦煌曲子词集》,是我国第一部词的总集。
2、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词的段落叫“阕”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3、词的别称:如“诗余”“歌词”“乐府”“琴曲”“曲词”“曲子词”“长短句”等。
4、关于词牌和词题:词牌是各种词调的名称。如:《清平乐》《沁园春》等
标题是一首词的具体题目,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三、作者生平及创作:
柳永(?—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进士,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宋词到柳永手中才发生重大的变化。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作家。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改变了词的创作方向,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即变“雅”为“俗”,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所以当时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代表作品有:《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望海潮》(东南形胜) 、《雨霖铃》(寒蝉凄切)
《鹤冲天》(黄金榜上)。
四、解题
望海潮,词牌名,柳永首创。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里记载,《望海潮》词传到金邦,金主完颜亮听到之后,欣然有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激发了他要占领南宋的决心。一首词竟引发一场战争,这种传说可能不甚可靠,但至少说明这首词的传播之广,影响之大。(过渡:下面我们就来整体感知这首词)
五、整体感知,反复诵读。
1、请学生听朗读录音
要求:把握节奏、体会感受、字词正音
2、朗读指导
(1)、感情饱满,适度夸张
(2)、首句“繁华”处读声调,为下文蓄势
(3)、写钱塘江潮壮观的词句,要读出气势,音调急促
(4)、写西湖美景的句子,要读出美感,节奏平和舒缓。结尾祝愿之辞要读的恳切。
3、字词正音
形胜(shèng):指山川壮美之地。参差(cēn):形容楼阁高高低低。珠玑(jī):珠宝、珠玉。重湖(chōng):西湖以白堤为界分为外湖、里湖。叠巘(yǎn):重叠的山峰。三秋:农历九月。千骑(jì):形容马队很多。高牙:高高的牙旗,指军前大旗。
4、学生自由朗读
六、问题探究(多媒体展示)
1 、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
(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图景)
2 、试说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
(地理位置、历史传统、自然景观、市井面貌、百姓生活)
3 、这首词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艳羡。)
4 、这首词的写景有什么特色?
(善于铺叙,是此词的特色之一。这首词选取最典型、最具表现力的景物,从最有特色的角度,铺叙,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对杭州的繁华景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特别是对钱塘潮和西湖的描写,非常充分,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又非常具体形象。极力铺排,从
不同的角度表现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
七、合作赏析探究(品味语言、鉴赏形象、感受意境)
议一议: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一句?为什么喜欢?描写了什么内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