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3
文档名称:

左柏云《金融风险案例库---第三部分-证券业风险案例》293页.ppt

格式:ppt   页数:29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左柏云《金融风险案例库---第三部分-证券业风险案例》293页.ppt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0/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左柏云《金融风险案例库---第三部分-证券业风险案例》293页.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992年8月10日,深圳发生百万人抢购新股认购证风波。一张小小的新股认购抽签表,吸引百万人南下深圳。一张表售介100元,仍然不能阻止抢购风。
8月7日,深市发布1992年新股认购抽签发售公告,宣布该年发行国内公众股5亿股,发售抽签表500万张,中签率为10%,每张抽签表可认购1000股。
认购越多,中签比例越大,意味着获利机会越大。从道理上说,只要买到十张表,必能抽中其一。这不是明摆着吗?
8月初,约150万人涌入深圳买认购证。连8月10日至12日广州至深圳的火车票,其黑市价格都暴涨,30多元的软座票炒到200多元。
第三部分证券业风险案例 案例1-49 一、案例介绍
8月5日,,共计身份证2800个。
150万人杀入深圳,杀向300个认购表发售点,平均每个点5000人。各点营业面积一般为2000平方米,。
8月,南国深圳正值酷暑。酷暑之中,男女老少,勾肩抱腰,没有羞涩,没有不好意思,没有温良恭俭让。紧紧靠在一起,才能防止别人“加塞”。因为在人们看,买上认购抽签表,就拿到了“芝麻开门”的敲门砖。
8月7日上午,发售新股认购抽签表的消息见报以后,马上就有人在一些发售网点排起队伍。
8月8日,深圳市各个发售网点均已出现排队长龙。
8月9日上午8点,遍布深圳全市城乡的303个网点同时开始发售抽签表。
奇怪的是,有的发售点仅开门营业二三个小时,便宣布抽签表卖光;有的数千人的长蛇队中,只有30多人买到表;还有的发售点刚刚宣布卖完,便有“黄牛”手握数以百计的抽签表登台亮相,以每张500元至800元的高价四处兜售。
当日下午4点30分,派售新股结束。50万张认购申请表已各归其主,但仍有上万人没有买上。
望着“售馨”的通知,他们排队拥挤的烦恼,空手而归的失望,再加上听说“走后门”的怨恨……交织在一起。这些人仍围在卖认购中签表的地方,久久不肯离去。
由于巨大的暴利机会,由于没有经验、组织工作不严密,再加上利用关系走后门等不正当之风和舞弊行为,。
晚上10点至11点,深圳市政府门前有人游行、示威,并与治安人员发生冲突,焚毁了公安人员的值勤巡逻车。游行示威的导火索,是传闻新股发行中存在舞弊行为。
8月11日凌晨,深圳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宣布再增发500万张认购兑换券(合计50万张认购申请表)。股民于是重新回到发售点排起“长龙”。
当日晚上,深圳市长出面发表电视讲话,事态逐步稳定。
(资料来源:参见周焕涛著《股市红与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二、原因分析
,其沉痛教训发人深省。
股市作为典型的市场经济形态,仍然按计划经济的方法来管理,势必出乱子。例如这次发售新股,事先确定抽签表的发售量、中签率等;但到底会有多少人来购买,却一无所知。结果造成供需矛盾突出。
在发售过程中,缺乏应变能力。当着百万人南下深圳,面对发售前和发售过程中的排队长龙,应该及时采取措施。结果,还是等到群众上街游行、发生骚乱以后才临时补救。显然已晚了三秋。
对发售工作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管。全市工商、监察部门出动700多人,在303个发售点值勤,平均每个网点二人以上。可是发行中大量截留,徇私舞弊的现象仍普遍发生,事后,政府对各个单位售表情况进行了调查,对33名处、科级干部在发售新股认购抽签表过程中的舞弊行为进行了处分。
风波的实质,还是供需关系失衡。百万人和几十亿资金挤到深圳这个小地方,挤到有限的认购证这一条独木桥上,岂能不出事?
三、启示
,供求关系失衡不仅会造成商品市场急烈波动,而且也会造成股票市场整体风险。如何协调好供求关系,是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初期必须始终要关注的问题。而且即使证券市场发育成熟了,一些热门新股的发行仍然需要加强管理,否则仍可以引发乱子。例如2000年2月23日,招股上市,一下子40多万人涌向汇丰10间分行递交认购表格,引起大混乱,其中旺角区20万人交表,排队人龙高峰时达5万人,长4公里,造成大塞车,警方快速应变部队、冲锋队紧急出动防止引起骚乱。这次认股超额认购2000倍,抽中机会不足30万分之一。事件发生时,特首及特区政府高度关注,事后,责成证监会、联交所、汇丰银行、公司及其上市保荐人BNP百富勒提交报告,检讨香港金融市场在制度、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这告诉我们,即使将来我国证券市场比较完善了,仍然有必要作好防止招股引发乱子的应变措施。
。从此以后,新股认购方式的改革一直没有停止。从发行青岛啤酒开始,无限量发行认购表,成为当时全国新股发行的主要方式。它的好处是从根本上杜绝了新股发行中的营私舞弊行为。但弊端是投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