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七年级上册专题七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文阅读
【考点提示】
经典古诗文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它们所蕴藏的思想情感,它们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它们所呈现的精美语言,它们所承载的厚重文化,影响深远,历代文人学者无不孜孜研究,吟咏咀嚼。本考点主要考察学生朗诵、背默、字词句解释、文章翻译、文意理解、手法把握、比较阅读、体现个体阅读感受的主观表达等。较之现代文阅读更重视字词句的理解,但不会忽略对主旨的把握和独特的阅读感受的表达等较深层次的阅读状态的考察。具体题型多样,填空、选择、判断、问答、阐述等多种形式呈现。
【考点突破】
:主要考点是句读,即划分朗读节奏、区分意义单位,便于准确理解文意。答题关键首先要了解常识。
⑴一个词(或短语)、一个意义单位不要破读。
⑵七种相对固定的读法:①发语词和句首关联词之间要停顿;②语气词之后要停顿;③语句倒装处要停顿;④承前指示代词之后要停顿;⑤句中转折连词“而”前要停顿⑥句中含有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停顿往往在“之”后;⑦表时间和方位的词后边也应稍作停顿。
⑶诗词或韵文的读法:句式整齐的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朗读时可用相同的停顿来读,使语气语调一气贯通。
其次,准确把握文意,反复吟诵,参照语感,结合具体语境,做出判读。
本册所读古诗文一般较为浅显,听从老师指导,正确朗诵,形成一定的语感,一般可以掌握正确的读法。
:在相关专题中已经体现。全文的背默要做到熟练翻译、准确把握文意、理清思路、反复吟诵、亲手默写即可。
:字有形近字、古今异义字、通假字、常用的多义字之分;词有近义词、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词类活用、关联词等之分;句有判断句、反问句、感叹句、否定句、肯定句等不同句式,另外还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表达顺序。区别不同情况,胸有成竹,答题自然较为容易。一般不考察语法,只考察解释。
:考察时一般选取其中一两个语句,让学生翻译。翻译可直译,重点词语、句式及语气要把握准确,这是评分点。也可意译,但不能脱离语境,不得随便改变本来的意思。
:该考点常常设计简单的填空、问答或图表题型,考察对古文大意的理解与把握。通读原文,一般即可给出答案。答题关键在梳理内容,弄清出叙事的要素、写景的特点、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思考潜在的事理,抵到文章的主旨。概述语言要简洁、切中要点。
:即对文章写作手法、表达方式、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形式方面的考察。答题关键要了解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常见的表现手法(情景交融、烘托渲染、托物言志、运用修辞等),再看阅读文体,依照该文体阅读常识,遵循题目要求,给出答案。
:该考点考察往往设计为简答题。答题关键在于搅动认知储备,紧扣文章内容,做出理解性或主观体验性回答。有的还要结合历史社会及个人生活实际作答,不要忽略。另外语句表达不得出现语法和表意不当的错误。这两点均是评分点。
:沟通课内外或课内不同文章的内在联系,寻找他们之间的异同点。答题关键在于根据题目要求锁定比较点。一般来说比较点很多,如创作背景、文体、内容、情感、写作手法(语言、行文风格、顺序、布局)、影响程度等。
以上所云,本册所涉及到的比较浅显。
【典型例析】
例一:(2010·江苏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