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五公祠导游词.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五公祠导游词.doc

上传人:花开一叶 2019/1/4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五公祠导游词.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五公祠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五公祠。我叫小刘,是这里的地陪,下面将由我为你们全程解说五公祠!
五公祠是国家3a级景区,近千年的历史,孕育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它是全面了解海南历史、政治、文化发展的名胜古迹。五公祠里面楼阁参差,疏密相间;亭廊宛转,错落有致;叠石假山,丘壑分明;泉井湖水,浣羡渺弥;树木花卉,沧古洒洒,素有“琼台胜境”、“瀛海人文”和“海南第一名胜”之誉!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景区,大家看“琼台胜景”这四个大字,琼台指的就是海南岛,清朝时在这里设琼州府,因而海南自古就有“琼州”之称。我们现在来到了五公祠的主体建筑—海南第一楼,我们往上面看,就可以发现这楼其实并不高,但是它为什么能被称为“海南第一楼”呢?我告诉你们,在当年的海南,没有现在那么多的高大建筑,这座两层木质结构的楼在当时的海南可谓是最高的,登楼远眺,一马平川,附近景色尽收眼底,海南第一大河流南渡江蜿蜒入海,颇为壮观,让人心旷神怡,于是渐渐被人称为“海南第一楼”,到如今名声早已蜚声在外,声名远扬了!
在“海南第一楼”匾额的下面,有一副对联:
“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 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
这副对联是对五公的高度评价,肯定了五公为海南、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另外还有两副对联,也非常有特色。其一为“于东坡外,有此五贤,自唐宋迄今,功道千秋垂定论;处南海中,别为一郡,朝烟云所聚,天涯万里见孤忠。”其二为“唐嗟未造,宋恨偏安,天地几人才置诸海外;道契前贤,教兴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此楼中。”这几副对联惊天地、泣鬼神,正气浩然,充分表达了五公的高风亮节和刚正不阿的品质和精神!
来到五公祠,就不能不知道五公是哪几位?他们是李德裕、李纲、赵鼎、李光、胡铨,五公祠大厅里的五公塑像栩栩如生,精神矍铄。望着五公塑像、细细品味楹联,油然而生一股浩然正气,追怀先贤的情绪随之而来,叫人对历史难免有翩翩浮想!
五公祠另外一著名建筑当属苏公祠,苏公祠原名金粟安,是苏轼流放海南时的临时住所,海南学子经常在这里饮酒赋诗,进行学术交流。到明朝万历年间,将此处改为苏公祠。好了,现在我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苏公。说到苏公,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和社会活动家,它与其父亲苏洵、其弟苏辙被文学家列入唐宋八大家,史称“文学世家”。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公元1097年7月28日,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同年一贬黄州,在那,它以诗画为友,曲赋为伴,饮马望长江,酌酒对夕阳,写下了气势磅礴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1094年他二贬英州、惠州,在那里,他依然是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1097年他第三次被贬到琼州儋州,在人生最失意的时候,留下了“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千古绝唱。
大家过来这边,看,这就是苏公祠,门前有一副对联:此地能开眼界,何人可配眉山?苏东坡医生不畏权贵,垂老投荒,所到之处,兴学育人,可谓功劳无限。请看我身后的灵堂,上面列着三块排位,中间的是苏公的排位,右边是他的学生姜唐佐的牌位,左边是陪伴苏轼流放到海南的小儿子的牌位。说道这里,就不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