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
试卷结构
模块
比例
题型
学前儿童发展
31%
单项选择题
简答题
材料分析题
学前教育原理
27%
单项选择题
简答题
论述题
生活指导
42%
单项选择题
简答题
材料分析题
活动设计题
环境创设
游戏活动的指导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评价
合计
100%
单项选择题: 约20%
非选择题: 约80%
题型示例
幼儿最先掌握的实词是
幼儿园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主要不同之处是什么?
结合实例,试论游戏的教育价值。
请分析下面案例中教师指导行为的适宜性,并说出依据。
活动片段:一场足球赛
17位幼儿自愿组成了班级足球队,老师和他们一起来到了操场草坪上。刚聚在一起,幼儿就迫不及待地展开了讨论:
小杰:我们大家要分成两队才能比赛。
老师:好啊!我们该怎么分?
(幼儿迅速分成了两堆,结果一边7人,另一边10人)
小红:不行不行,他们队多了3人,这样不公平!
(其他幼儿也跟着数了起来)
小泰:是呀,多了3人。
老师:怎样让两队的人数相等呢?
光恒:让他们队过来2人。
江昀:不对,过去1人。
宗涵:老师,到底要过来几个?
欣怡:试试不就知道了吗?
(幼儿们自己指挥起来,先让一个伙伴过去,然后大家数数,发现还是不平均)
昱煌:不行,要过去2人。
(他们又让一个伙伴过去,大家又数了起来。这次他们发现原来多一人的队现在却少了一人,大家不知该怎么办。这时,老师把多出的小朋友请到大家面前,幼儿发现两队的人数一样多了。)
老师:多出了一位小朋友怎么办?
鹭杰:就让他当裁判。
(于是,足球比赛开始了……)
围绕保护动物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
七大模块
模块一学前儿童发展
模块二学前教育原理
模块三生活指导
模块四幼儿园环境创设
模块五游戏活动的指导
模块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模块七教育评价
模块一学前儿童发展
考试目标
1. 理解婴幼儿发展的涵义、过程及影响因素等。
2. 了解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并能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论述儿童发展的实际问题。
、发展趋势,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的适宜性。
、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了解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中的有关问题。
、谈话、作品分析、实验等基本研究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初步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和教育需求。
,如发育迟缓、肥胖、自闭倾向等。
儿童发展概述
幼儿生理发展
幼儿心理发展
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幼儿身心发展中的常见问题与预防
第一章儿童发展概述
第一节儿童发展理论概述
一、儿童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
(一)成熟势力说
: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
:强调儿童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生理,外界环境只为正常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不能改变发展本身的自然的成熟程序。
: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
(二) 行为主义学说
:华生
:斯金纳
:强调儿童的行为是由环境中的刺激引起的,学习的决定因素是外部刺激。
“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豪商,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无论他的天资、爱好、脾气以及他祖先的才能、职业和种族......”这是典型的环境学习理论。
(三) 精神分析学说
,是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
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
自我
超我
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支配本我的是快乐原则。
人格结构中的最高部分,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
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
人格发展的阶段
(1)口唇期(0~1岁)
(2)肛门期(1~3岁)
(3)前生殖期(3~6岁)
(4)潜伏期(6~12岁)
(5)生殖期(12岁至成年)
。
:强调人格发展中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并重视社会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