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阖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在我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空格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记》曰:“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清代,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供月月饼到处皆有。清代诗人袁景澜有一首颇长的《咏月饼诗》,其中有“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等句,从月饼的制作、亲友间互赠月饼到设家宴及赏月,叙述无遗。
2015年知味观月饼价格表 团购热线:4000-156-567 0571-87310833 团购热线:
序号
品种
净含量
单价(元)
装箱数
保质期
1
祥月
50g*6=300g
39
16盒
60天
2
瑞月
50g*6=300g
38
16盒
60天
3
花开富贵
45g*16=720g
55
8盒
60天
4
月玲珑
30g*15=450g
58
8盒
90天
5
恬美秋色
30g*12=360g
68
12盒
90天
6
秋月玲珑
38g*6+30g*6=408
68
12盒
90天
7
团圆月
50g*12=600g
70
6套
60天
8
富贵月
50g*9+45g*9=855g
88
6套
60天
9
月赏巴黎
50g*6=300g
72
8盒
45天
10
花语秋韵
50g*6=300g
82
12盒
45天
11
梦幻·埃菲尔
50g*6=300g
88
12盒
45天
12
花团锦簇
50g*6=300g
88
8盒
45天
13
金秋品月
65g*8=520g
99
8盒
60天
14
金秋瑞月
65g*8=520g
118
8盒
60天
15
金秋雅月
85g*8=680g
138
6盒
60天
16
东坡吟月
60g*9=540g
128
6盒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