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儒家思想对曹操诗歌创作的影响.doc

格式:doc   大小:3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儒家思想对曹操诗歌创作的影响.doc

上传人:tswng35 2019/1/6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儒家思想对曹操诗歌创作的影响.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儒家思想对曹操诗歌创作的影响
摘要:曹操是建安文学杰出的代表人物,其诗歌突出的特点是写实,他的诗歌多以时事、政治为描写内容,反映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带给国家和百姓的灾难,也体现出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而这正与儒家思想中的忧患意识一脉相承。可见儒家思想在曹操的诗歌创作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曹操儒家思想曹操诗歌
曹操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对他的评价,历史上争议最多的是他在政治上的功过是非,而对其文学成就基本都持肯定态度。曹操在繁忙的军旅生活中“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1]曹丕说:“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耳。”[2]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在文学上成就最高的当数诗歌。曹操诗歌现存二十余首,通读其诗歌,可以体会到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很多研究者认为其思想杂糅儒法等多家,但究其诗歌内容却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因此,在曹操诗歌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 忧世不治:儒家政治道德观念的倡导者
辅佐君王治理国家,开创太平盛世是曹操的政治理想。他在《对酒》一诗中写道: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斑白不负载。雨泽如此,百谷用成。却走马,以粪其土田,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黝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犯礼法,轻重随其刑。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诗中以极大的热情呼唤太平时代的到来,从而表达了其颇带浪漫色彩的政治理想。而诗人所指的太平世界,正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所推崇的“大同”世界和“王道之始”。政治清明,人民明理守法,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老有所终,幼有所养,为了实现这样的政治理想,诗人积极进取,心忧天下,将一位不断进取的儒者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积极进取
儒家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追求的目标,这种积极入世、刚健进取和报国忘身的精神在曹操的诗歌中同样可以找到,曹操“御军三十余年,手不释书”。无论是“上马横架”,还是“下马谈论”,都勤奋好学,努力创作,其诗歌始终贯穿着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在这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是《龟虽寿》。此诗写于建安十二年,诗人时年五十三岁,亲自率兵北征乌桓,同年九月胜利班师。他在“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之时,心潮澎湃,豪情满怀,回忆起过去的岁月,想象志在必得的将来,慨然高吟:每个人的生命都有终结的一天,即使是神龟、腾蛇也不例外,但生命的意义取决于个人,人不能做自然的奴隶,要珍惜生命,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要不断进取,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四句是诗歌的主旨,也是曹操老当益壮的胸怀体现,全诗在积极进取的情感中,渗透着对事业的追求和对时间无限的珍视,荡漾着向上的格调,具有巨大的鼓舞力量。
心系国家前途命运
曹操生活的时代是东汉末年,在历史上是一个军阀混战、豪强兼并、民不聊生,国家动荡不安的时代,以天下为己任的曹操,把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