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据试验,使用高效低毒的新型农药,可出产无公害果品,同时起到高效浸染。
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或无残留的新型农药。如以阿维菌素为首要成分的杀红、白蜘蛛的药剂有:%阿巴丁乳油、%齐螨素乳油、%爱福丁乳油、%灭虫灵乳油;防治潜叶蛾等鳞翅目害虫的脲类杀虫剂有:20%除虫脲、20%氟铃脲、25%灭幼脲3号等;防治苹果轮纹病、炭疽病、干腐病的有:30%苹腐速克灵水剂、35%强力康菌灵水剂。
使用一些残效期长的新型农药。如用10%吡虫啉粉剂防治黄蚜,比常规农药残效期可增添2~3倍。
使用一些低毒的有机合成杀虫剂防治桃小食心虫,如用40%毒死蜱乳油、25%卵虫绝乳油、20%果虫克星乳油、25%桃小一次净乳油庖代高毒的1605。
使用一些复合杀菌剂庖代已发生抗性及防治对象单一的农药。如50%圣城果病杀粉剂、70%轮落净(可湿性超微粉)、50%菌必治、50%杀多菌可湿性粉剂等复合杀菌剂。
用氨基酸微肥治疗心理病害比常规体例易领受、生效快、治愈率高。如用氨钙宝、富铁1号、富锌1号分袂治疗苦痘病、黄叶病、小叶病。
尽量使用国产药,在齐截防治下场的前提下,可削减成本。如防治桃小、绵蚜用40%毒死蜱乳油,%多抗霉素粉剂。
果园如何科学使用农药
近年来,随着农资和劳动力价格飞速上涨,果园生产成本不断加大,果品价格相对较低,果园经济效益逐年下降。果园要提高经济效益,在不断提升果品质量的同时,必须下大力气降低生产成本。果园使用农药是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措施之一,果农为了提高果品质量,盲目大量使用农药,污染环境,影响果品安全,增加投资,减少效益。因此,果园必须科学使用农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1. 正确诊断对症治疗
首先要准确识别病虫害种类,确定重点防治对象,并根据发生期、发生程度选好合适的品种和剂型进行防治。防治病虫害必须把握好“防病不见病,防虫要见虫”的原则,不能盲目用药、随意加大浓度,以免病虫产生抗性,影响防治效果。防治病害,在病害发生前(降雨前)一般要喷保护剂,病害发生后(下雨后)要喷内吸剂进行防疗,并要交替使用。果树常用的保护性杀菌剂有: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代森锰锌、中生菌素(克菌康)、硫悬浮剂、代森铵、退菌特、腐必清、克菌丹、大生M—45、喷克、新万生等。内吸性杀菌剂有:多菌灵、多氧清、多抗霉素、甲基托布津、扑海因、粉锈宁、世高、福星、农用链霉素等。杀螨剂有的不杀成螨、对幼、若螨效果好,如螨死净、尼索朗、卡死克等。有的杀螨剂杀成螨及幼、若螨,但不杀卵,如克螨特、霸螨灵、倍乐霸等。还有的杀螨剂对害螨的各种虫态均有较好效果,如哒螨灵、农螨丹等,因此施药时要根据当时的虫态或病情选择对路的农药品种,效果才好。
防治病害要掌握先保护后治疗的原则,病害发生期长,病菌可多次再浸染的的要连续多次用药效果才好。防治害虫、叶螨应在卵孵化盛期或幼虫低龄期进行防治,一般用药1—2次即可。防除杂草宜在小草期喷药。喷药次数和间隔期,应根据病虫发生期和药效期长短来定,病虫发生期短的一般喷药1—2次药即可,而发生期长的病虫则应增加喷药次数。药效期长的农药可10
—15天喷1次,药效期短的则需7天左右喷1次。
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前提下,不要盲目提高用药剂量、浓度和次数。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