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拙火瑜珈——史上最奥秘的生命原能】
前言
这里收集的文章,最初是为解答许多人在静坐时经常碰到的问题,其后又选了几篇过去在各地授课的记录,略加整理后一起刊出。本书所涉及的主题很广,而贯穿全书的主轴是“昆达里尼”2,细心的读者应该可以领会。作者衷心希望本书对实修人士能有助益。
附带声明,拜谢作者的根本上师斯瓦米拉玛和上师的喜马拉雅传承所赐,本书所记载都是作者亲身的体验,均出自内在的实证,没有片言只语是凭空想象而来。
宇宙中穿梭着无数的能量之流,横跨时、空、觉性3,每个人都由这些能量之流交汇所形成,这是我们真正的本来面目。我们要学的,就是让自己进入那交汇的能量之流中。只要有过那神圣的体验就会明白,凡是脆弱的、无常的,凡是令人感到恐惧的,都不过是幻觉。在当下,我们就能找回唯一的自我本性。
宇宙之中,骋驰着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能量,我们和宇宙一样,都是由能量的材料所构造出来的。因此,划分我们和宇宙之间的种种界线,都是人为想象出来的。比如想把一条河流分成几截,每一段取个不同名字,然后同一条河流不同名字的河段,就开始互相争斗。又像是用粉笔在海面画线,这边是我的,那边是你的,能量的波浪瞬间就把界线给抹掉了。抹掉界线就叫做爱,抹掉界线就是从纯美学的角度,欣赏宇宙曼妙之姿。
圣者瓦思师塔口述的《瑜珈之道》(Yoga-Vasishtha)中有富含哲理又如歌咏的经文说。能实证“昆达里尼”的大师一定也是艺术大师,他看宇宙就像艺术家在欣赏一幅画。这幅画的画布是心做的,作画者是心,用的颜料是心,画架和画笔是心,挂画的墙壁也是心,就连观赏画的人也是身在画中的人物。
而我们观念里竟有“我”和“彼”的分别,真是矛盾啊。
我们这里所探讨的、所展现的“昆达里尼”是唯一的能量。所有其他能量都是它的支流,而它是汇集百川的河流。
凡是在这条神圣河流浸润过的人,举目所见尽是美和爱。他会叹息:啊,哪晓得这世界竟然遍地是爱和美!造化也会与他唱和:啊,的确世界遍地是爱和美!从此,他会尽力呵护、保持那份纯美,不让它蒙受尘污。他会呼唤导引所有的煦煦星火(亦即众生之灵),一同迈向那条汇流。在那境界里,“交互融合”是主旋律,“分离对立”是令人莞尔的迷思。
愿本书能帮你领略到,纵然迷思也是一种美,接着你要超越对立的迷思,直入没有对立、永恒的不二。然后,“多”和“他”的观念都消融了,连“融合”的观念也泯灭了。甚至,“一”也没有了,因为有“一”的观念就仍然是在计数。最后所剩下的,只有那无际无量。
愿你今生今世就能证入无际无量,能无双、独存1,此后再无“他”的存在。
这是2006年5月1日,于德录。当时,在座者闭目静心,斯瓦米韦达轻声引导众人细细体验这个问题。经由体察呼吸源头的觉性,答案自然浮现。请读者静静坐着,放松心情,等呼吸变得深沉而舒缓之后,让文字慢慢映入眼帘,放开思辨的心理习惯,用直觉来体会,让斯瓦米韦达带引你进入内心深处。因为对“昆达里尼”的认知要从呼吸开始,所以用这篇记录作为开端。
前言
一、我是谁?
二、为什么瑜珈师需要守欲?
三、如何对治静坐中生起的情绪和欲念?
四、身子动了,是好现象?
五、神性的?汁(一)
六、神性的蜜汁(二)
七、唐特拉:备受误解的学问
八、永恒的天鹅
九、“日天鹅”入门导引
十、你认识神吗?
十一、当我离开了太阳
十二、光之球
十三、雷电的阶梯
十四、昆达里尼千名号
附篇:什么是觉性?
1. 我是谁?(1)
我是谁?我是什么?每个人一生当中,都会产生这个问题。让我们想一想:我是谁,我是什么?是谁在问这个问题?在你心中找一下,这问题是从哪儿生起的?
感觉一下,在问题还没有形成语言之前,是不是先有个询问的念头?那是个静默无声的念头,比语言更深沉。是那个念头的知觉产生之后,心才开始搜寻语言来表达问题。试试看,你能不能达到那个源头。
知觉的种子在哪里?要找到那种子,就要进入纯正的“觉性”,这个觉性不是抽象的观念,是具体而实在的你的名字。你没有别的名字,觉性是你唯一的名字。其他称呼你的方式或名字,都是在形容你外在的各种形状和性质。
你就是那无名的觉性,就只是存在(asti)。它是那至纯净的“在”1(being),你只能这么去体验。它不受名字、?状的限制,就这样当下了知你的“在”。姓名和身体的形状2不是你的名字,你是至纯净的“在”。“在”就是觉性。你要清楚自知,你就是那个。
你,是那个“在”,是那个觉性,是不能再拆细的单一元素。因为你不是聚合而成的,所以你永远不曾是生出来的。你不会分崩离析成为许多碎片,所以你永远也不会死去。你自永恒来,回归永恒去。你的“在”是觉性的“在”,它无边无际。你要自知,你就是那无边无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