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曾国藩的一生(精选).ppt

格式:ppt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曾国藩的一生(精选).ppt

上传人:zhangkuan14313 2015/9/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曾国藩的一生(精选).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生平家谱之详
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享年61岁
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
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
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公元1865年)。
整个建筑像北京四合院结构,包括门前的半月塘、门楼、八本堂主楼和公记、朴记、方记3座藏书楼、荷花池、后山的鸟鹤楼、棋亭、存朴亭,还有咸丰七年曾国藩亲手在家营建的思云馆等等,颇具园林风格,总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富厚堂的精华部分是藏书楼,曾藏书达30多万卷,系我国保存完好的最大的私家藏书楼之一。
治军方略
书法成就
治学论道
治国方略
历史评价
主要成就
洋务运动
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对“康乾盛世”后清王朝的***衰落,洞若观火,他说:“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
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
受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邦交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向西方学****其先进的科学技术。
可见,他的眼见非同一般。
治国方略
倡导洋务运动
1861年攻克安庆后,曾国藩开办了安庆内军械所,这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军工厂。
1867年,设立“翻译馆”,聘请洋人主持译务。此翻译馆堪称中国由政府创办的历史最久、出书最多、影响最大的翻译中心。
务运动是中国工业近代化的起点,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首倡者, 正是在他的支持和领导下, 洋务运动在军事工业中广泛开展。军事工业又推动了民国工业的发展, 由此在中国社会内部产生了新的生产力和新的阶级关系, 它们日益否定着旧的生产力和旧的生产关系, 由此掀起了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
治军方略
曾国藩提倡忠君卫道、以儒家学说治军的这一宗旨还贯彻在选将、募兵、军队管理以及协调军内外关系等方面。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内涵极丰,集显过人之处。主张军政分理,扣负其责。他购买洋枪、洋炮、洋船,推进中国军队武器的近代。”
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好影响了几代人,且不说其同时代的湘、淮将领以曾国藩为楷模,就是其后的黄兴、蔡锷等资产阶级军事家对曾国藩治军方略也推崇备至,张之洞、袁世凯等在甲午战后采用西法编练新军时,还采纳了曾国藩治军的许多做法。
治学论道
曾国藩继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风格,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著作不下百数十卷,名曰《曾文正公全集》,传于世。
书法成就
曾国藩在书法上的突出成就一直为他历史上的重大影响所掩盖。曾国藩对于书法理论的阐述见其《日记》、《家书》及一此文章中。他首先对当时阮元抛出的南北书派论有独到的认识,他既赞成又提出批评,主张南北兼而有之。他对书法的本源,提出乾坤大源之说。从乾道—阳刚美—着力—雄奇—大气,从坤道—阴柔美—不着力—淡远—韵胜,形成了他一个系统的书法理论观。曾国藩一生勤勉于书法创作,由继承古典到创新时尚的曲折探索道路。他留下了近130万字的《日记》是中国古代罕见的一部巨型书法作品。他的小楷与小行书是整个清代的典范。
历史评价
对于评价,论者说,“曾国藩事功之大,誉称晚清‘中兴名臣’,创办洋务,不愧为洋务派领袖,著作丰富,可当之为学者,研究古文辞,无忝于文人,治军有方,调配得宜,堪与古代兵家相媲美,拥兵而不自重,善权变而又谦退,足见道德修养功夫之深厚;吏治清廉,教养兼施,鞠躬尽瘁,以身作则,不啻为青天,治家有道,关怀子弟,亦为后人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