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一念向北.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念向北.doc

上传人:cby201601 2019/1/7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念向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念向北,快乐前行濉溪县百善中心小学陈婧或许是自幼的耳濡目染,我的父母都是老师,在教室里出生,在学校里长大。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才会情有独钟。高考的志愿表,从第一项到最后一项,第一志愿都是师范,但事与愿违。兜兜转转了六年,在2004年,我终于实现了当“孩子王“的念想,走上讲台,从此一念向北,快乐前行。我的学校是一所乡村完小,在职教师68名,其中男教师只有16人。人说“妇女能顶半边天”,我们学校,却经常说“妇女撑起大半个天”,虽是戏言,但更多是无奈。犹记得,新校落成伊始,一眼望去,满目荒凉,两栋光秃秃的教学楼,一个占地八十亩的校园(从大门口到教学楼,就须步行三分钟)。树没有一棵,有的只是杂草荆棘,有的只是砖瓦石块,有的只是坑坑洼洼的道路。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学****环境,也为了省钱,(女人嘛,都会精打细算。)我们自己动手。暑假,周末,放学后…..我们手舞镰刀,割掉荆棘;拿着锄头,砍掉杂草;背着簸箕,拾起瓦块;拉着小车,运来黄土……整整一个学期。多少双手被割伤,多少人的脚被砍伤,无从算起。只知道,从酷暑到寒冬,个个都成了黑炭,再好的防晒霜都是没有用的了。环境好些了,接下来是生源问题。学校靠近县城,周围又多是私立学校,生存维艰。为了学校的发展壮大,再三筹划决定实行半寄宿制。顿时,一片哗然,没有人相信我们这群妇女能坚持下来,能把这件事做好。“一群妇女,瞎折腾啥?”“都是女人,能干啥?等着哭吧。”还有人断言不出三年,我们学校剩下的只会是空洞洞的两幢楼。顶着各方面的压力,我们一念向北,艰难前行。半寄宿制对学校的管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们一点实战经验没有,摸着石头过河。寄宿班的学生大都是来自周边农村的留守儿童,学****生活****惯极差。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具有高度责任心,爱心,博大的胸怀。老教师李芳是我们的榜样,她带一年级寄宿班。每天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和学生吃在一起,学在一起。玉兔西沉,晨光熹微,她早已来到宿舍为孩子铺床叠被;暮霭沉沉,华灯已上,她依然还在教室给学生解疑补课。从纪律到学****从卫生到衣着,洗脸刷牙洗衣吃饭等等,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记不清有多少个周末,多少个休息日,她都是和学生在一起。2013年,李老师婆婆病瘫在床。李老师的身影便更加忙碌了,每天早中晚照看学生吃好饭,自己顾不上吃一口饭,骑上自行车赶回家给婆婆做饭,伺候好婆婆吃完饭,给老人家收拾好,马不停蹄赶回学校看学生自****就这样她像陀螺一样家、校一天至少转六遍,周而复始两个多月,忘记吃饭那是常有的事情。那段时间,李老师人是又黑又瘦,可是她愣是坚持没请一次假,没误一节课,没喊一声累,没抱一句怨。她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生命的痕迹激励着我们这些后生晚辈。 “墙,推倒了就是桥!”这堵墙,在我们这些老中青妇女们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已经化为畅通无阻的桥梁-——心与心沟通的桥梁。我们的努力得到了领导,周边学校,更主要的家长们的充分肯定。越来越多的活动在我们学校开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前来取经,越来越多的学生慕名而来。记得哈佛大学有句名言: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质量。跨出去的动作是瞬间,而跨出去的是永恒。百小人的气魄,百小人的洒脱,百小人的执着!作为百小的一份子,我深深的为之骄傲,为之兴奋。  在百小这个大家庭,我亦收获了无限的关怀,亲身感受到百小人的细腻和温情。初来百小,第一次参加校教研活动,在热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