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这个年龄的孩子
    2、3岁的幼儿,可以独立做许多事了,不再需要垫尿布了。能自己吃饭,也记住了许多话语,可以自如地和大人讲话。独立能力逐渐增强。人一旦自立,就希望交朋友。幼儿则希望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但是,如果真让他们一起玩,却又很难玩到一块儿,很快就会打起架来。虽然算是自立了,可是还不能同心协力。没有这种同心协力,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
    当前,在许多家庭里,对2、3岁幼儿的教育,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可以便其自立,但却不能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就是在家庭生活中,幼儿也不与父母合作,常常与父母顶嘴。有人说这是进入‘反抗期。的表现等等,但是“反抗期”同“青春期”、“更年期”不一样。后两者是生理现象,谁都得经过。前者好象只在家庭培育的孩子中才会出现。从婴儿时起就在托儿所中过集体生活的孩子,并没有“反抗期”的表现。不仅如此,就连一台不喜欢同小伙伴们一起玩的孩子,到了两三岁时,也变得能和大家玩到一块了。所以,  2、3岁的孩于是协作精神萌发的时期。这一点是阿姨们:在对幼儿进行集体教育的过程中发现的。
    学会了合作,懂得了如果自己太任性,大家就不会带自己玩。
    可是,现在的幼儿们都被禁锢在家中。由于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很危险,大人不让孩子出门,母亲总是把大门锁上。孩子即使得从家中跑出来,也没有可供玩耍的空地。即使有空地,由于要路过的马路危险,也就不能象以前那样同住在较远处的孩子一起玩了。现代的幼儿即使不被大人管制,也没有可供同伴随意游玩的自由空间。  
    很有必要让满2岁的孩子在宽敞的地方用各种玩具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过去的孩子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这并不是说幼儿教育都非得在集体中进行不可。教育孩子如何同亲人生活,这是家庭的任务。为了不让孩子只依附别人而看不到自己,必须把他们培养成能够独立生活的人。只强调现在的家庭培养不了孩子的合作精神,从而认为家庭教育不如集体教育好的想法也是错误的。幼儿教育必须赢得家庭教育和集体教育的密切配合。只是今天的时代比从前能够较早地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集体教育罢了。呆在家里的孩子,虽不能象在幼儿园那样便于结交小朋友,但让孩子自己玩,也没有什么关系。
    满2岁的孩子常常会不断地重复同一种游戏,大人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培养孩子自己玩的习惯。这样可以把孩子多余的精力同他的成长能力结合起来。为了弥补集体教育,当母亲的决不能代替小伙伴或阿姨的作用,而应设法让孩子按自己的兴趣独自玩耍。  
    这个时期,手的动作灵活,更加会用了。不再是用4个手指头握着蜡笔,而是会用手指尖拿了。积木也能垒得很高了。也能应用自如地使用小匙子了。这时就可以利用孩子的这些能力让其自己玩。对于喜欢布娃娃的女孩,可以给他布娃娃或炊事玩具,让幼儿在能看见妈妈的地方,一边自言自语一边玩。不久,随着想象力的丰富,即便不看着妈妈的动作,也可以一个人用炊事玩具做烹调世界的游戏了。
    对于喜欢书本的幼儿,可以给他书。孩子会自己翻书,愉快地欣赏书中的插图。对喜欢画画的幼儿,可给他们大些的纸和蜡笔。孩子这时会高兴地一边嘀咕一边潦潦草草地画画。当然还不能画圆和四方形。但幼儿却会随着手的移动而画出些什么,并以此为乐。如果不给大一些的纸,孩子就会到处发泄精力而把画画到墙上或者门上。
    夏天一定要让孩子玩水。如果能买个塑料游泳池,幼儿会百玩不厌。但最好不要买太大太深的,因为在池里摔倒了,爬不起来,会淹着的。    
    喜欢音乐的孩子,可选择适当的广播节目给他听。不仅让他听古典音乐,还要让他听爵士音乐。聪明的孩子快到3岁时就能自己放唱片了。然而,不能让孩子在室内玩上1整天。
    幼儿全身运动的能力在这个时期有显著进步,但幼儿间的差别很大。有的孩子能跑得很快且很少摔倒。虽然还不能跳,但3 岁前能踏着脚尖走路了;发育快的幼儿,3岁时可以走平衡木,打秋千也不害怕了。
    在睡眠方面,有的孩子从2岁起开始就根本不睡午觉了。这样的孩子是小活动家,整天忙着游玩,很愉快。
    吃饭不仅是营养问题,还要从培养孩子自立和合作精神的角度去考虑。吃饭的乐趣在于自己能自动地吃,就在于感受到全家团聚的欢乐,这也是人生的乐趣之一。比起让孩子发胖,教育他懂得人生乐趣更为重要。
对不爱吃饭的孩子,可以给他牛奶喝。由于考虑到给孩子牛奶喝,就更不爱吃饭了,于是就不给孩子牛奶喝,这样,会导致营养不良。
    有许多孩子不吃莱。可用各种方法加工一下再让他们吃。如果加工太费时间,可用水果代替。这样可省下加工的时间用来同孩子一道去室外玩耍。  在2、3岁期间,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告诉大小便了。不过,  由于光顾着玩来不及脱裤子而尿湿裤子的孩子也是常见的。
    快到3岁时,孩子只要在洗澡前能够解开扣子,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