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标准化作业改善
--- Rony Luo
1、作业管理定义
作业管理是以顺利完成生产计划为目的,对生产作业进行标准化统筹与管理。
生产
计划
生产
作业
作业
管理
作业管理
作业管理追求【圆滑、顺畅、标准、高效】
作业
作业
作业
作业
作业
作业
工序
工序
工序
质量管理
作业管理
工序管理
设备管理
作业管理是工序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基础
作业管理的职能
作业管理的职能:
(1)计划对作业方法、程序、标准工时进行设定;设计最合理的省时、省力的作业方法和程序,之后设定标准时间。
(2)统筹在生产过程中,对影响计划顺利实现的各种因素进行问题发现、原因分析、问题解决及资源调整,确保生产计划顺利完成。
作业标准
(标准设定)
标准作业
(标准实践)
作业
管理
生产以人的动作为中心,而不受机械条件限制
生产作业应是反复相同顺序作业
标准作业随着生产量的增减及改善活动的进行而经常发生变化,具有灵活性,从而实现弹性生产。
标准作业的前提
标准作业由监督者制作,作业者执行。监督者通过对标准作业进行管理,从作业者的动作与作业标准的差异中发现待改善的问题。
员工的作业顺序是一致的
每班员工作业/装配的方式是一致的
每天使用的工具和机器相同的
每天使用的物料工具放在同样的地方
作业方法书面化并予以张贴
标准作业的特征
没有标准,就没有改善
标准作业用于可定义、可重复的工艺流程
维修操作
物料发送
生产操作
标准作业的目的
消除复杂的人—机作业中的有关人的动作浪费,固化增值动作
明确生产的方法---明确以低成本生产优质产品的有效率的制造方法(即用最小限度的作业人员和在产品的各工序之间进行同步生产),它是产品制造方法和现场管理的根本,是在考虑了品质、数量、成本、安全的基础上,规定作业方法的规则。
用作目视化管理的工具--标准作业考虑了必要的品质检查频度、生产的必要时间、应该的作业顺序、最少的标准中间在库、必须的操作安全等内容
用作改善的工具---没有标准的地方(没有正常、异常的区别的地方)不会有改善。按照标准作业,将现场标准化,开展改善活动,查出并排除MUDA
是实行同步化生产的基础
寻求并运用最好、最安全、最容易的工作方法
标准作业是确保品质、减少浪费、降低成本的基础
改进更容易,在实施标准作业的过程中,将成功经验和失败事例通过标准化工作,反映到作业标准之中——所以,标准作业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发现浪费区域-机会
制定/修订
作业标准
实施
标准作业
成功
经验
失败
事例
标准化
标准作业是持续改进的基线
①、灌输遵守标准的意识;
②、全员理解其意义;
③、班组长现场指导,跟踪确认;
④、宣传揭示;
⑤、揭示在显著位置;
⑥、接受别人的质疑;
⑦、对违反行为严厉斥责;
⑧、不断完善;
⑨、定期检讨修正;
⑩、向新的作业标准挑战。
如何让员工按标准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