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我国核材料管制条例实施细则(26页).pdf

格式:pdf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国核材料管制条例实施细则(26页).pdf

上传人:用户头像没有 2015/9/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核材料管制条例实施细则(26页).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科门类(二级类):预防医学类
2010年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
(本科)
团队名称:
社会医学教学团队
团队带头人:
吴群红
所在院校:
哈尔滨医科大学
推荐部门:
黑龙江省教育厅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
二〇一〇年一月
填表说明
1. 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字迹要求清楚、工整。
2. 推荐表由推荐部门通知拟推荐的教学团队填写。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如发现虚假信息,将取消该团队参评国家级教学团队的资格。
3. 表格中所涉及的项目、奖励、教材,截止时间是2009年12月31日。
4. 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5. 各级单位意见务必加盖公章,否则推荐无效。
一、团队基本情况简介
哈尔滨医科大学社会医学教学团队正式组建于1981年,是国内最早开展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的教学团队之一。同年,本教学团队承担了卫生部首批卫生管理干部职业培训的任务,成为当时第一个卫生部的培训中心。本教学团队中一批国内知名老教授,如杨建伯、董情教授等率先开展了我国社会医学的教育与研究工作,构建社会医学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1990年,我校主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医学》教材成为中国最早的统编教材之一。
社会医学教学团队隶属于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二级学科,在教学团队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本学科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首批招收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的三家硕士学位授予点之一。1998年继上海医科大学之后,成为本专业全国第二个博士学位授予点。2000年成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同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第一家由教育部批准的中外联合培养卫生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试点单位。2003年,与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联合培养卫生管理双学位本科生项目启动。
社会医学教学团队继承学科优良传统,发扬老一辈教授专家的敬业、拼搏精神,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形成了社会医学教学、科研、实践密切结合的教学特色,获得黑龙江省高校第一批教学团队称号。
目前,社会医学教学团队共有教师9人。其中,教授3人(海外教授、博导1人),副教授1人,讲师4人,助教1人。教师中已获博士学位者6人,在读博士2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7%;先后有10余人次被派往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学习和培训,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
教师队伍。
教学团队目前主要承担《社会医学》、《医学人口学》、《社区医学》、《卫生政策》、《全科医学概论》、《卫生体制的比较和历史研究》、《公共卫生原理与实践》等七门课程的教学与相关的研究工作。
社会医学教学团队在教学改革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开拓,承担各级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11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9篇。主编、副主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9部。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奖和省教学成果奖3项。多年致力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现了课程建设的三级跳:
2007年《社会医学》课程评为黑龙江省精品课程;
2007年《社会医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9年《社会医学》被评为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
在加强精品课程和双语课程建设的同时,本教学团队着力强化和突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特色,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2007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特色专业,并获得黑龙江省高校第一批教学团队称号。
此外,借助于中外合作培养卫生管理硕士研究生项目的平台,本教学团队充分注意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卫生管理教育先进的教学思想、理念、教学方式和方法,系统引进了国外卫生政策和管理教育最前沿的理论和课程体系,并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改革,由吴群红教授担任中外合作项目主任,由吴群红、郝艳华担任核心师资的这一创新性教育改革项目,经过长达8年的不断完善和努力,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教学效果,该项教学改革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9年,这一中外合作研究生教育项目接受了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AUQA的正式评估,成为中国卫生管理界第一个接受国外权威教育评估机构评估的中国卫生管理教育项目。担任评估组长的澳大利亚Newcastle University大学副校长Mark Hay博士对这一中外合作项目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为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诸多海外合作项目中的皇冠上的明珠“Jewel in the Crown”,为其他大学树立了合作办学模式和建立伙伴关系的典范。在2010年1月,由AUQA正式发布的
评审报告中,对这一中外合作项目的教学质量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肯定,同时该项目也得到了澳大利亚驻华大使的高度评价。更重要的是,本项目通过系统引进国际卫生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为中国的卫生管理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高级卫生管理者和决策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