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青海乡村振兴.doc

格式:doc   大小:39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青海乡村振兴.doc

上传人:nb6785 2019/1/9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青海乡村振兴.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根据你委《关于做好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就我厅拟纳入《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发展思路、重大任务、重大政策、重大工程提出如下意见,供参考。
一、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保障,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着力在提高发展质量、提高产业效益、增添新动能、增加农民收入上下功夫,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你们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二)发展目标
第一阶段,从现在到2025年,全省农业现代化取得显著进展,工农劳动生产率、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民生活全面小康;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公共
服务一体化水平稳步提高,农村全面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第二阶段,从2025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竞争力、农业生产效益稳步提升;农民生活更加宽裕,城乡收入差距显著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乡村治理井然有序,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乡村目标基本实现。
第三阶段,从2035年到2050年,乡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全面消除,城乡社会实现一元管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本消除,城乡发展有差别无差距;农村实现共同富裕,农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二、重大任务
(一)优化乡村产业发展布局。遵循城市与乡村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同步原则,合理区分城市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调整优化村庄空间结构,规范农业发展空间秩序,推动城乡产业链的延伸对接,打造集约高效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生活空间和山清水秀生态空间。一是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制定全省乡村空间布局规划编制规程、区域差异化乡村建设指南,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多规合一”在乡村落实,将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村开发边界三条控制
线落实到具体地块。二是分类推进乡村产业发展。重点发展类村庄,功能定位是供给保障,重点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生产利益补偿机制,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建设。城郊类村庄,功能定位是服务城市,重点是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生产生活服务业等产业,打造宜居生态、优质高效、科技创新、富裕农民、传承农耕文明现代都市型农业,争取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率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特色保护类村庄,功能定位是传承乡土文明,重点是大力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文化、养老等加快融合,做大做强体验式、观光型农业。搬迁撤并类村庄,重点是加速土地流转促进资源整合集约化水平提高,依据资源情况选择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实现土地利用价值最大化和吸引返乡农民就业目标。
(二)夯实乡村产业生产能力基础。以落实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巩固和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一是高标准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加快建成15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100万亩油菜生产功能区,打造杂交油菜和脱毒马铃薯制繁种基地。二是建立“两区”精准支持制度。构建“天空地”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数字化监测体系,加强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实现农业生产精细化管理格局。构建粮油生产责任与精准化补贴相挂钩的管理制度,实施“两区”定向购销订单,对功能区内
的生产农户和县乡政府,给予均衡性转移支付支持。三是提升“两区”生产能力。全面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统筹耕地占补平衡资金向“两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质量提升倾斜,力争2025年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
(三)推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经济体系的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着力推动农产品供给向绿色优质转型。一是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在确保农民口粮基本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提升主要农产品供给水平。优化畜牧、水产布局,推广种养结合、种养循环模式。二是壮大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实施特色农产品提质增效工程,建立政府带动、市场引导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机制,建成3-5个具有品牌优势和在全国市场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三是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大力推广优质安全、生态环保型农业投入品,全面推行绿色、生态新品种和生产技术,力争建成优质农产品品质规格和全程管控技术体系,支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