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尧舜禹时代的远古生活.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尧舜禹时代的远古生活.doc

上传人:drp539607 2019/1/10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尧舜禹时代的远古生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本报记者闫鑫儒家经典中对尧舜禹三代的溢美之词,隐约勾勒出一个安居乐业的上古时代。相传,他们和自己的子民住在茅屋里,吃糙米饭,喝野菜汤,身上穿着麻布袄,带领大家耕田。无数的传说与神话,让这段历史成为异说纷呈、杂乱渺茫的千古之谜。传说是否可信?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一处新的考古发现,为我们悄悄掀开了那个时代神秘的一角,这就是岢岚县乔家湾遗址。昨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副研究员王晓毅,正在等待着一组化学实验结果报告,他说:“这次发掘所得的一批房址、动物骨骼等,不仅可以用于研究这个地区当时社会的经济形态和建筑工艺,还可以研究居民的饮食习惯和生存环境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尽可能地复原当时居民生产、生活的场景。”住洪水时期的最佳居住地“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历史上是否真有这样一次肆虐的水患?考古学界的一些专家认为,大约在距今4600——4300年间,可能是大洪水频发的时期,一直持续到距今4100年前后。这个时期,在考古学文化的序列中,山西属于庙底沟二期文化到龙山文化阶段。由于海拔较高,受水患的影响远没有黄河下游严重,山西成为当时人类聚居之最佳地区。岢岚县乔家湾遗址距今约4200年,属于龙山时代,也就是说,正处于这个传说中的大洪水时代。岢岚县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中部,管涔山西北麓,因境内有“岢岚山”、“岚漪河”而得名。乔家湾遗址位于岢岚县乔家湾村西南约100米的山坡上,遗址北临岚漪河和208国道,西邻一条汇入岚漪河的季节性河流。“2009年6月,为了做好山西忻州——山西保德高速公路沿线文物保护工作,我们进行调查和勘探时,发现岢岚县乔家湾地形比较特殊,很可能曾经有古人类在这里活动。因为古人往往选择在两河交汇处居住,所以我们就对这里重点勘探,果然发现了一些古人类活动的遗迹。”王晓毅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忻州市文物管理处、岢岚县文管所联合组队对岢岚县乔家湾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揭露面积2025平方米,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考古收获。乔家湾遗址地处缓坡,地势南高北低,发现和清理房址16座。这16座房址大致依等高线分布在坡脊处,高度在1408-1427米之间。考古学家们推测这些房址可能为一小型聚落的部分。为什么不居住在河谷里?王晓毅说,当时的人们既爱水,又怕水。因为人们还没有掌握打井技术,而生活中又离不开水,所以他们只能选择离河流比较近、取水比较方便的地点生活。但是,当时的人类无力与水患抗争,所以接近较大河流的地方还要根据水位的涨落情况逐水而居。白灰抹墙的小户型乔家湾遗址属于新时期时代,当时人们还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也就是向下挖出一个地穴,再用树枝等木料在地穴上搭建房子。人们在房子中遮风避雨,在房子中间燃起火堆煮饭烧菜。乔家湾遗址16座房址的形状结构相似,平面大多呈“凸”字形。房址的中央一般有一直径100-130cm的圆形火塘,火塘外围常压印一周粗绳纹外圈。火塘内部一般为一锅底状坑,坑面抹有一层白灰,坑内再填土以垫,一般垫至与居住面持平或略高,烧火即在垫土之上,其上可见有青灰色烧结层。令考古队员们感到奇怪的是,乔家湾遗址较完整的房址居住面面积只有7-30平方米不等。“和其他同时期的遗址相比,这里7平方米左右的小型房址比较多。我们实验了一下,房子的宽度只有两米多,刚刚能躺下一个人。”王晓毅说。乔家湾遗址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小户型”?考古学家也正在研究。当时,人们已经学会了使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