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物理高考工作总结
20xx年高考理综卷物理分析
:
全国高考新课标理科综合高考试卷中,物理部分共14题,总分110分。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部分:选择题8道,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计48分,占总分的%。主观题4题,共47分,占总分的%,其中实验题2题,15分,占总分的%;计算题2题,32分,占总分的%。选考题1题:选择题1小道,计算题1小道,共计15分,占总分的%。
试卷题型、内容及分值如下表:(题号后括号内数字为分值)
二、试题特点:
试题内容符合《20xx年全国新课程标准实验版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立意新颖,图像题所占比重加大;加强了对数学在物理学中应用的考察,尤其是函数的实际应用。从出题人的意图来看,意在降低难度,突出物理学与实际生活的结合,求新求变,考察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特别是建立模型和分析应用。
总体来看,试卷主要体现五个特点。 1、覆盖面全、突出主干知识
试卷中高中物理的主干内容占分比重较大。如必考部分中力与运动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即物理必修1和物理必修2的内容)约占了32分,电路、电场、磁场和电磁感应的内容约占了51分;选考部分虽占分较小,但总体还是侧重于主干知识的考查。
因为题量只有8道选择2道实验2道计算题,内容却需要覆盖必修1、2,选修3-1、3-2,因此题目显示出高度的综合性,像14题综合了匀变速直线运动和物理学史,16题电场力做功、电容器等等。
2、试题体现能力立意,信息新颖
试题贯彻了“以知识为依托,以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试题中的情景创设、文字表述等方面注重贴近生活实际,涉及的物理过程和背景材料大多是典型、常见并为学生所熟悉的,,考查速度时间图像、功能关系、动力学基本问题等;第17题在一个导线在导体框架上运动的背景下,考查电磁感应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等基本问题;第20题天体问题以神舟9号飞船运行为背景,考查人造卫星的发射运行知识。
3、实验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同时渗透探究能力的考查
实验试题注重考查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力学中典型实验仪器——光电门的使用、实验误差的分析;电学实验中根据电路图作实物连线图,多用电表的读数问题,这些都肯定了教学和学习中对夯实实验基本功的要求。
另外实验试题能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中对过程和方法的重视,考查实验探究能力:在本次试卷中通过一个用实验数据描点、连线、确定函数规律的过程,体现用图像法处理数据、发现物理规律这一新课程新教材的重要理念。
4、试卷难度适中,难点向后偏移
试题难度整体适中,起点较低,层次分明,梯度明显。从主要考查1个考点的简单题目(第题),到考查了多个考点的复杂题目(第25题);较复杂的题目如第24、25题又搭建了台阶,让考生易于入手,且在解题过程中逐步加大难度,对不同层次的考生都有较好的区分度。
5、注重能力考查,特别是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
选择题中沿袭了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的特点,图象命题比例较大。8道选择题中3个题目图象进行立意,既有常规图象、又有新颖创新图象;实验题中要求运用图象法探究物理规律;计算题中,尤其在第24题中,运算能力、几何能力的运用要求较高,从而为实现试卷的区分度提供了重要依托。
6、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