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0
文档名称:

古代君主专制思想.ppt

格式:ppt   页数:7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代君主专制思想.ppt

上传人:w3332654 2015/9/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代君主专制思想.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代君主专制思想
公共事务学院10政治学理论
王启云欧文烽岳非平
第一部分:古代君主专制思想的发展历程
概述:
中国历经了几千年的君主统治,早在夏商周时代,君主就掌握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力,但由于分封制的存在,君主与诸侯之间事实上还存在着互相制约的关系,因此这一时期还未发展出完备的君主专制思想。到了战国时期,统一成为历史趋势,各诸侯纷纷加强对本国的政治统治,因此这一时期迎合君主专制的思想学说应运而生,这是君主专制思想的最早萌芽。儒家、法家、墨家以及道家学说中都蕴含着君主专制思想。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扫六合而统一中国建立秦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秦始皇延用法家的君主专制思想,发展了一套完备的关于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并将之制度化。汉承秦制,汉朝在吸取秦朝专制制度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对原有的专制思想进行了改造,最大的贡献是董仲舒将君主专制与儒学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秦汉时期是君主专制思想的成型期,对后世的君主专制统治影响深远。
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长达三百多年的割据纷争,隋朝重新统一全国。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日臻成熟,为了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君主专制思想尤其是关于专制制度的思想得到重大发展,主要体现在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度的确立。这一时期是君主专制思想得到大发展的时期。
宋明时期,封建社会的发展空前繁荣,这一时期封建统治者基本沿袭了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思想没有突破性的发展,更多的是对原有的君主专制思想加以完善和巩固,并将其深入到社会的每一条脉络。有宋一代,改革派与保守派围绕要不要改革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斗争,实质上是对如何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一场思想论争。明朝的专制思想更趋严厉与僵硬,明太祖朱元璋将一套严密的君主专制思想典籍化、制度化,如废宰相、厂卫制度、八股文等。
清朝建立伊始,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反君主专制的思想,但是这并未阻碍君主专制思想在历史的轨道上继续前进。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异族统治和等级制度,厉行思想专制,同时在进一步对专制制度进行改造。雍正皇帝主张绝对君主专制思想,1732年,雍正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随后,君主专制开始走向衰落,君主专制思想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历史空间。
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中的专制思想
法家:代表人物有慎到、申不害、商鞅、韩非。法家是直接为君主专制统治服务的,主张以法、术、势为中心的君主专制思想。法家的思想特征有:
1、重视法律作用。

2、主张实行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

3、主张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慎到以势行法的思想:认为对于君主专制统治来说,法律、权术与权势三要素中权势最为重要。
“贤而屈于不肖者,权轻也,不肖而服于贤者,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使其邻家,至南面而王,则令行禁止。由此观之,贤不足以服不肖,而势位足以屈贤矣。”()
君主之所以成其为君主,主要是因为掌握着权力,基于这种认识,慎到认为君主必须实行独裁统治,“两则争,杂则相伤”,也就是说,君主专制统治是必须的,而国家的权力也必须是一元的。
申不害的术治理论:认为在法、术、势三者中,权术对于君主专制统治最重要,权术是由君主一人掌握,用于驾驭群臣的工具。他认为专制君主之所以需要用术来驾驭臣下,其原因在于对君主的主要威胁来自群臣。
“今人君之所以高为城郭而谨门闾之闭者,为寇戎之盗贼之至也,今夫轼君而取国政,非必逾城郭之险而犯门闾之闭也。”(《大体》)臣下是最有可能篡夺君主权力的人,君主首先应该防范臣下。
申不害认为君主用术驾驭臣下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正名责实,二是示天下以无为。
商鞅的法治理论:主张实行法治,使“天下吏民无不知法者”,通过法治达到天下大治,他的法治思想是基于其进步论的历史观和人性本恶论。他的法治思想有如下几条原则:
一、刑无等级。商鞅认为法律的基本精神是公,不以私害法是专制国家达于治的根本保证。
二、明法利民。实行法治其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公布法律条文,使法律为全体臣民知晓,以此达到“吏不敢以非法遇民,民不敢以犯法以干官也”。(《》)
三、轻罪重罚。为了实现法治,就必须使民众对于法律有种畏惧,其唯一的办法就是轻罪重罚,严刑苛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