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峥嵘岁月八十年.doc

格式:doc   大小:108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峥嵘岁月八十年.doc

上传人:花花世界 2019/1/11 文件大小:10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峥嵘岁月八十年.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引子风霜雪雨伴童年,新旧社会两重天,峥嵘岁月八旬整,酸甜苦辣涌心田。回忆一些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思念已故亲人,好像就在身边,把往事记下来,以示纪念亡灵,让亲人含笑九泉,把故事传下去,旨在告诫子孙,勿忘昨天,珍惜今天,建设明天。第一章母亲讲家史一九三一年古历三月初四,已经四十岁的母亲生了我这个老九,(其中六个哥哥两个姐姐),劳累奔波一生的父亲在我生后两个月撒手人寰了。全家人的生活重担就落在一双小脚的母亲和刚完婚的二十岁大哥童传仁肩上了。由于母亲年纪大,生下我后奶水不足,母亲只好买些红白糖,用小罐装着,放在床头上,一旦我哭要吃奶时,母亲用茶匙把糖喂在我口里……到了四五岁时,我经常跟着母亲到菜园种菜,到山上放牛,甚至跟她一快到刘家港,仁和店去赶集,她买些肉和鱼给家里儿媳改善生活。一次,她提着篓子,喊了一声我的小名:“金元,走,我们今天到仁和店去”,听说,到了仁和去,我喜得跳双脚,因为仁和店有一个很富裕的姨妈,我每次去,她买油条、麻花、粑粑、包面给我们吃,使我们大饱口福。虽说,老月母子生的我,但我从小很聪明,如每年春节期间,划彩莲船,玩龙灯和插秧时妇女们,唱的一些民间小调,我一听,就慢慢模仿学会了。随着年纪长大,常常问母亲话也多了,在五岁多时,一天晚上,我和母亲睡在床上,我突然问母亲:“妈妈,别人小孩都有伯伯(指父亲),怎么,我没有呢?……”母亲听了,她紧紧把我抱在她怀里,她的热泪滴在我的脸上了……。母亲叹了一口气:“儿呀,你愿不愿意听妈妈讲过去呢?……”“妈妈,我愿意听,你就讲吧……。”原来,我们姓童的祖籍是湖北随县淅河马坪蒋童家老湾,父亲童宗福,由于当时世道不太平(社会动乱),家庭贫寒,父亲八岁就跟着祖父母和家庭其他人逃难,有的到安陆县的木梓树,祖父到京山县、天门县湖乡帮人挑士、填台基,祖母给人纺线织布,八岁父亲给人放牛,换些粮食和钱养活家人,后来汉江堤溃口,汉江平原一片汪洋,不仅淹死外地逃难的,本地的老百姓也死得不少。祖父母又引着家人向东逃难,到了应城王家庙帮助盐老板下到几丈深洞里拖篮板石,早晨不见太阳上工,晚上不见太阳收工,由资本家和工头层层刻扣,累死累活,弄的血汗钱还糊不住嘴,特别令人伤心的是资本家不顾劳工死活,劳动安全条件极差,有的塌方将劳工埋在盐洞里,他们又不闻不问,劳工纷纷提出强烈抗议。后来虽然把遗体搬出来,由于被盐水浸泡过,一具具遗体仿佛像盐腌过的腊肉,令人心寒。好在祖父和父亲在洞口,才避免死亡。于是祖父继续向回乞讨,结果讨到京山县大栗树茨墩,这里老百姓见到祖父拖几代女的深表同情,就留他们在这里暂时落脚,在茨墩和刘家湾对门山岗,都葬过姓童的先辈,解放前,清明节我和二哥去上过坟,后来经人引荐搬到一山之隔的仁和店东南方五华里的芦家松林落藉,大约有一百四五十多年历史了(没有经过考证)。母亲姓周,与京山仁和店一河之隔安陆县天源乡漳河村人,这个地方人多地少,娘家人口多,每年收入糊不上嘴,经媒人介绍就与我父亲订了婚,十三岁时娘家就将她送到童家当了童养媳,说起童养媳,母亲讲,公婆是一个会纺织会操持家务能干人,每天纺织到深夜,对儿媳管教非常严格,母亲讲,公婆要我学烧火、做饭,由于身子矮,公婆搬个小板椅叫我站在上面炒菜、做饭,有时将菜饭未做好,又挨她立拐(用手打),不知道暗里哭了多少,有时借故回娘家向自己父亲诉说,父母劝:“姑娘,因为我们家穷,京山县那里田地多,好谋生,等到你们圆了房(结婚后),就会好些……。”人们常说:“十年嫌十年磨,再过十年当婆婆。”母亲说:公婆管得严,也使我学会了许多操持家务本领,如纺织之事等等,到了十五岁时就圆了房(结婚),婚后一直未怀过小孩,公婆有时就指桑骂槐:“养猪还下猪娃!”左右邻居暗里,也议论纷纷,给母亲精神上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老天爷有眼,直到一九一零年十九岁,母亲终于怀了孕,同时祖母也怀上了小孩,这时左右邻居又纷纷议论:“看姓童的婆媳那个先生呢?……”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是特大新闻,在芦家松树又传出一件新闻“姓童的媳妇抢先生了一个儿子……”,这一喜讯,传到娘婆二家和亲朋好友,在“做三斋”时大伙高高兴兴,给这个小孩(就是我的大哥童传仁)取一个乳名叫“争前”,打从这以后母亲相继生了二哥、三哥、两个姐姐(其余两个哥哥夭折了),从此,孤名小姓逃难姓童的,在此不仅落脚,而且置了一些家产,买了三、四石田,过上了人丁兴旺的生活。在死亡线上(之一)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自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占了我国的东三省,前方战事迅速传到后方,引起了社会动荡,街上经常发妖风(炸集跑反),种田也惊惊慌慌,特别是令老百姓坐卧不安的是,有些流氓地痞,他们不劳动,晚上穿黑衣服,戴上“狗钻洞”的帽子,成立所谓“扛子队”进行抢劫,如牵耕牛、赶生猪,盗钱物和粮食等等,我家地处两条乡村大道,一条是由马河通往应城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