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doc

格式:doc   大小:290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9/1/12 文件大小:29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是用来将某一数值的交流电压(电流)变成频率相同的另一种或几种数值不同的电压(电流)的设备。目录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定义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构造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日常保养与检验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定义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是通过电磁感应将一个系统的电流和交流电压转换为另一个系统的电流和电压的油浸式电力设备。由铁心和套于其上的两个或多个绕组组成。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构造 (硅胶筒):内装有硅胶,储油柜(油枕)内的绝缘油通过吸潮器与大气连通,干燥剂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杂质,保持变压器内部绕组的良好绝缘性能;硅胶变色、变质易造成堵塞。 :反映变压器的油位状态,一般在+20O左右,过高需放油,反之加油;冬天温度低、负载轻时油位变化不大,或油位略有下降;夏天,负载重时油温上升,油位也略有上升;二者均属正常。 :调节油箱油量,防止变压器油过速氧化,上部有加油孔。 :防止突然事故对油箱内压力聚增造成爆炸危险。 :监视变压器运行温度,发出信号。指示的是变压器上层油温,变压器线圈温度要比上层油温高10℃。国标规定:变压器绕组的极限工作温度为105OC;(即环境温度为40OC时),上层温度不得超过95OC,通常以监视温度(上层油温)设定在85OC及以下为宜。 :通过改变高压绕组抽头,增加或减少绕组匝数来改变电压比。∵:U1/U2=W1/W2,U1W2=U2W1, ∴:U2=U1W2/W1。一般变压器均为无载调压,需停电进行:常分Ⅰ、Ⅱ、Ⅲ三挡+5[%]、0[%]、-5[%](、10KV、、400V、420V),出厂时一般置于Ⅱ挡。 :(气体继电器)轻瓦斯、重瓦斯信号保护。上接点为轻瓦斯信号,下接点为重瓦斯信号。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日常保养与检验 ——耐压、杂质等性能指标需每三年进行一次,变压器长期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行者可缩短周期。 、低压绝缘电阻不可低于原出厂值的70%(10MΩ),绕组的直流电阻在同一温度下,三相平均值之差不应大于2%,与上一次测量的结果比较也不应大于2%。 ,根据周围环境和负荷情况确定,一般半年至一年一次。 。主要内容有:清除巡视中发现的缺陷、瓷套管外壳清扫、破裂或老化的胶垫更换、连接点检查拧紧、缺油补油、呼吸器硅胶检查更换等。电力变压器的接地 ,工作零线与中性点接地线应分别敷设,工作零线不能埋入地下。 ,在靠近变压器处,应做成可拆卸的连接螺栓。 ;即变压器中性点、变压器外壳、避雷器接地应连接在一处共同接地。 ≤4欧姆。干式变压器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干式变压器英文名称:drytypetransformer定义:铁心和绕组不浸在绝缘液体中的变压器。应用学科:电力(一级学科);变电(二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百科名片  干式变压器干式变压器:依靠空气对流进行冷却,一般用于局部照明、电子线路。机械设备等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一般汽机变压器、锅炉变压器、除灰变压器、除尘变压器、脱硫变压器等都是干式变压器,变比为6000V/400V和10KV/400V,用于带额定电压380V的负载。简单的说干式变压器就是指铁芯和绕组不浸渍在绝缘油中的变压器。相对于油式变压器,干式的变压器因没有油,也就是没有火灾、爆炸、污染等严重问题,故电气规范、规程等均不要求干式变压器置于单独房间内。据《中国干式变压器研究报告前瞻》数据显示,干式变压器在大、中城市中平均约占15%~20%,而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约占到50%左右。目录发展结构类型形式特点结构技术参数未来发展大方向工作环境展开发展结构类型形式特点结构技术参数未来发展大方向工作环境展开编辑本段发展《2013-2017年中国干式变压器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1]显示,我国至今已成为世界上干变产销量最大的国家。前国外的各种高低压电器产品,占据着国内的一些重要市场,唯独干式变压器从20世纪末以后,几乎再没有从国外进口,在国内的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中,难觅国外干变的踪影。当前,城乡电网建设步伐加速,我国发电量和用电量与日俱增。通常而言,每增加1kW的发电量,需要增加11kVA的变压器总容量;而其中配电变压器约占全部变压器总容量的1/3-1/2。据估计,干式配电变压器约占全部配电变压器的1/5-1/4。受电网建设投资的拉动,变压器行业景气度较高,2010年以后产量将保持20%左右的增速。STS电气集团表示,按照历史经验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