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作业指导书.doc

格式:doc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kh6797 2015/9/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作业指导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作业指导书
编制依据及目的

为确保XX高速铁路隧道施工安全质量,根据设计提供的工程及水文地质资料,结合地质超前预报,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完整的施工技术方案。做好技术、物质、机械设备的储备,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使之达到施工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特制订本作业指导书。
沿线部分隧道穿越地段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主要为粉质粘土、岩溶洞段、浅埋洞段及断层破碎带,隧道安全问题为隧道工程施工的重点。为此成立专门的地质预报小组,工程施工中采用超前TSP-203型地质预报仪及BK2000型地质雷达进行探测预报不良地质,严格按新奥法原则进行施工,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台阶法进行施工,并建立完善的安全控制体系,确保施工安全。


《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

本指导书适用于高速铁路隧道Ⅱ、Ⅲ、Ⅳ、Ⅴ级围岩、岩溶地段及隧道断层破碎带洞身段开挖施工。
综合地质超前预报中各种方法的特点
综合地质超前预报中各种方法的特点:TSP203作业快,测距长,干扰相对少,可以与多种预测法结合应用,但精度不高,解释难度大,适于做长距离预测;地质雷达可以准确测定短距离内隧道四周和低部的空洞、水体情况,可补充TSP203的不足;红外线探水仪适于判断地下水情况,作业快,干扰少,较准确,但水量水压无法测定;超前水平钻孔基本可以100%的揭示地下水及围岩物理力学性能,但干扰大,用时长,费用高。在施工中,根据各种方法的特点确定地质超前预报的原则是:以常规地质综合分析法为基础,TSP地质超前预报系统做长距离宏观控制,地质雷达做近距离判断,红外线探水仪做连续地下水探测,水平钻孔为必做项目,形成综合地质超前预报系统。并组成专业预报小组,建立健全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制度,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开展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工作程序见“综合超前预报系统程序图”,“超前地质预报方式工作范围及作业方式表”。

工程地质预测法是工程地质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地质图纸、现场地质记录,运用工程经验和地质知识进行分析、预报地质的一种方法。此法的关键在于工程地质工程师的经验丰富和现场详细的地质纪录和物探资料。
施工前预报:根据设计给出的隧道地质条件说明资料,认真分析隧道的地质断面图、平面图,掌握隧道的地质特点和水文特点。进行长距离,宏观预报各段隧道可能出现的不良地质情况。
施工常规地质法预报:主要完成开挖面的地质素描,地质展开图,并利用TSP203预报资料、雷达检测资料、红外线探水资料、超前钻孔资料进行地质分析预报,是综合地质预报的中枢。
施工阶段地质资料记录:首先对开挖地段进行地质调查,调查的主要依据为:隧道开挖面地质素描、岩石结构面调查和涌水观测记录。
工程地质分析预测
工程地质分析预测
判断前方有大型溶岩、断层破碎带
判断前方有小型溶岩、断层破碎带
判断前方无不良地质
50~80米超前钻孔
8~30米超前钻孔
30米红外线、雷达补充物探
30米内红外线、雷达补充物探
反馈设计
反馈设计
施工
施工
隧道周璧雷达、红外线补探
隧道周璧雷达、红外线补探
根据设计施工
无其它情况
无其它情况
有不良形态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程序图
结束
超前地质预报方式工作范围及作业方式表
预报方式
工作范围
作业方式
TSP203
隧道的断层破碎带、低阻区、岩石界面、不良地质地段。
隧道施工时,进行钻孔、设备安装隧道停止施工后,进行引爆监测后恢复隧道施工。
地质雷达
接近和通过不良地段时使用,以准确推断隧道四周及底部的岩溶、水体的形态。正洞均需监测
短时间占用正洞施工时间,接近岩溶、水体等之前开始施测,有水岩层10m/次,无水岩层<20m/次。
红外线探水仪
探测地下水分布,正洞均测。
利用施工空隙时间,每掘进20~30m 测一次,测点纵向间隔5m,每个测点向拱顶、两侧及隧底测四个方向,靠近工作面的测点还需要向前量测。
超前水平钻孔
隧道不良地质地段。
停止正洞施工约12~24h,探测深度30~100m 时,水平钻机使用MGY-80、MGY-100A、XY-2 钻机。
短距离水平钻孔探测,为日常监测项目。正洞在地质较差地段进行。
不单独占用施工时间,在每循环钻孔时,将若干辅助眼加深1~5m,直觉确定围岩变化情况。
常用地质法
正洞开挖面均进行地质素描。
不占用施工时间,每次爆破后进行素描,绘制展示图,进行推测。
开挖面地质素描内容有:岩性、岩层产状、软弱夹层、岩脉穿插情况;断层及破碎带的形态、产状、宽度、填充物特征;主要节理裂隙的形态、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