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伶官传序.doc

格式:doc   大小:45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伶官传序.doc

上传人:乘风破浪 2019/1/14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伶官传序.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伶官传序》赏析【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官至枢密副使(主管国家军事的副长官)、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为官直言敢谏,曾支持范仲淹的政治革新运动。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主张写文章要有益于国计民生,内容重于形式,反对五代以来浮靡侈丽的文风。他在散文诗词创作、文艺批评、史传编写等方面都有成就,而以散文的成就为最高。他的文章无论抒情叙事,都显得明白流畅,摇曳多姿,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后人把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八大家中的三苏、曾巩和王安石,都出自他的门下。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在史学方面,曾与宋祁合著《新唐书》,又单独编纂了《新五代史》。【解题】本文选自欧阳修编撰的《新五代史·伶官传》。《新五代史》,是和北宋初年的史官薛居正等人编写的《五代史》(即《旧五代史》)相对而言的。所谓五代,是指唐王朝灭亡以后,在中国北方相继更替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十分短暂的政权。伶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后唐庄宗李存勖(xù)取得政权后,荒***腐化,癖好音律,宠用伶人景进、史彦琼、郭门高等,让他们做官掌权,以致败政乱国,只做了三年皇帝便身死国灭。为了提供历史借鉴,欧阳修在《新五代史》里写了一篇《伶官传》,记述了上述的史实。本文是《伶官传》前的序,作者通过对史实的评论,针对当时所谓“天命”的观点,谈了自己的进步见解。【注评】呜呼!盛衰之理, 盛衰:指一个王朝的兴盛和衰亡。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岂:副词,表反问,难道。人事:人的活动和努力,这里主要指政治上的得失。○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作者虽然没有完全否定“天命”,但是用一个让步连词“虽”,很明显地把“天命”撇在一边;然后用副词“岂”构成强烈的反问语气,突出表明了国家盛衰是由人事所决定的。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原:动词,推究,考察。之:句中第一个“之”是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结构助词;第二个“之”是代词,代“天下”;第三个“之”也是代词,代上句所说盛衰由于人事这个道理。所以……:在这句作“……的原因”讲。这种“所”字短语有时可以和“者”相配合,构成“所以……者”的格式,表达的意思和不用“者”一样。“所以失之者”就是这种格式。矣:语气词,了。庄宗:即李存勖,沙陀部族首领李克用的儿子,灭梁建唐(史称“后唐”),做了皇帝。○“得天下”与“失之”,紧扣上文“盛衰”二字,为下文提纲,下文便以得天下和失天下两方面的史实来论证论点。“盛衰得失”四字,是全文的纲目。提出国家盛衰由于人事这一论点,举出庄宗这一评论对象,并提出“得天下”与“失之”两个方面为下文提纲。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世:指世上的人。晋王之将终:主谓短语用作表时状语,“之”用于短语的主、谓间以取消其独立性。终,死。晋王,李克用,先世本姓朱邪,是由北方沙漠地带迁入山西的沙陀部族骑兵的首领。他父亲有军功,赐姓李;他本人替唐王朝***黄巢起义有功,封晋王。也:语气词,表停顿。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以:介词,把。而:连词,这里表顺承关系,无需译出。 “梁,吾仇也; 梁:指后梁太祖朱温。他原为黄巢起义军将领,后投降唐朝,与李克用一起***黄巢起义,被封为梁王,赐名全忠。他与李克用为扩充自己的势力,互相争斗。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