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录第一章概述 1一、规划背景 1二、村庄概况 2三、村庄建设现状 2四、现状问题 5第二章规划总则 5一、规划依据 5二、规划原则 6三、规划期限 7四、规划范围 7五、规划目标 7六、上位规划解读 7第三章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 8一、规划思路 8二、村域规划 8三、村庄产业规划 13四、村庄布局与建设规划 14第一章概述一、规划背景1、国家层面中共十八大: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口号,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结构、农业发展结构、生态安全各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互促共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2、河北省层面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总书记关于“中国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的重要指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河北省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关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具备条件的农村全部建成“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美丽乡村。3、北京市与张家口市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2015年07月31日,北京市和张家口市申办2022冬奥会成功,北京市承接冰上项目比赛,张家口市承接雪上项目比赛,而崇礼区被列为未来雪上项目的比赛地,建设好崇礼的农村,向世界展示崇礼乡村美好形象成为张家口未来工作的一个重点。二、村庄概况1、区域位置高家营镇位于张家口市区东北部,崇礼区西南部,东靠西湾子镇和四台嘴镇,北部和东北部为石嘴子乡和红旗营乡,西南部和张家口市区接壤,南部隔长城与宣化县相望。巴图湾村隶属高家营镇,位于高家营镇的东部,距高家营镇镇政府20公里。对外交通主要有094乡道和S242省道,094乡道北通红旗营乡,南通高家营镇镇区。张承高速自村庄东侧由南向北横贯而过,巴图湾村设置有高速出入口,位于场上村南侧,。2、自然条件巴图湾村所处地域属东亚大陆型季风气候,中温带亚干旱区。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干燥寒冷。全年温差较大,℃,最冷是一月份,平均气温-℃,最热是七月份,平均气温19℃。全年无霜期为105天,年平均降水量489毫米。常年主导风向,冬季为东北风,夏季为西南风。3、,,;耕地面积585亩,,以种植露天蔬菜、大棚蔬菜为主,少量种植青玉米;,水浇地555亩;第三产业已外出务工为主;2014年村庄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4、村庄人文资源条件元朝年间就有此村,当初是蒙古人——白银巴图在此定居,取名白银巴图湾,后来汉人增多,村民演化为巴图湾,蒙语中巴图湾意为结实坚固的意思。现状巴图湾传统村落氛围浓郁,窑洞文化底蕴深厚,现有多处保存较好的窑洞,石砌墙,生土建筑随处可见,具有良好的生态自然基础。三、村庄建设现状村庄布局依山就势,住宅以庭院式一层住宅为主,主要集中在094乡道西侧和南侧建设,村庄南部老旧建筑较多,民宅分布较自然。(一)建设用地2015年底,巴图湾村总户数226户,总人口546人,,。村庄现状各类用地如下表所示:(ha)(二)民居建筑巴图湾村现状居住建筑均为单层独户式院落,老旧民居多为红瓦、土坯加红砖墙体或土坯加石头,新建民居多为红瓦、红砖墙体,少数民居墙体为水泥抹面,建筑风貌参差不齐,未能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由于受山地地形影响,村民住宅呈团状线性分布在台地上,住宅基本以行列式布局,构成村庄整体的空间布局结构。(1)宅基地使用情况经调查巴图湾村现有宅基地220处,其中179处上有房屋,巴图湾村现有荒废闲置房屋79处,%;村庄出现较严重的空心村现象。(三)公共服务设施现状村庄公共服务设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