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峄城区人民医院血液制品、糖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以及肠外营养临床应用指南汇编峄城区人民医院医务科2014年2月目录第一部分血液制品 1血液制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1第一章血液制品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1第二章血液制品临床应用管理 1第三章各类血液制品使用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1第四章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 1第五章血液制品在不同疾病中应用的原则及方法 1第二部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1第一章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管理 1第二章糖皮质激素的适用范围和用药注意事项 1第三章糖皮质激素在不同疾病中的治疗原则 1第三部分抗肿瘤药物 1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1第一章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1第二章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1第三章各类肿瘤的治疗原则 1第四部分胃肠道外营养临床实施指南 1胃肠道外营养疗法临床实施指南 1第一章成人营养素需要量 1第二章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指南 1第三章肠外营养素 1第四章肠外营养支持输注系统 1第五章疾病营养支持 1第一部分血液制品血液制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前言血液制品在临床各科多种疾病的治疗上广泛应用。但临床存在不合理应用问题非常突出,给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为规范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提高临床医师和输血工作者对血液制品的认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控制不合理医药费用,特制定《血液制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应参考和遵循本《指导原则》,说明如下:《指导原则》为临床应用血液制品获取最佳疗效并最大程度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而制定。临床医师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应用方案。《指导原则》仅涉及临床常用的血液制品,重点介绍各类血液制品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指导原则》涉及临床各科部分常见和重要疾病。《指导原则》所列常用血液制品种类外,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及当地血液制品供应情况,选用最合适的血液制品。第一章血液制品临床应用基本原则血液制品是指从人类血液提取的任何治疗物质,包括全血、血液成分和血浆源医药产品。目前,血液是一种稀缺资源,血液制品资源有限,虽进行严格检测,但仍具有传播疾病的风险,不当输注血液制品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针对目前血液制品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提出以下血液制品临床应用基本原则。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应用指征血液制品限用于有生命危险或需要改善生活质量而其它手段、方法不可替代的患者。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输注血液制品,如治疗或预防血液成分的减少或丢失,应尽量选用血液制品替代物。二、血液制品的选择夺适;年龄较大的儿童,应当尽量选择多种亚型相配根据患者的需求,合理选择血液制品的种类。选择血液制品时,要保障来源合法性。安全的血液制品来自无偿献血者和国家法定的采、供血机构。商业来源的血液制品传播疾病的风险最高。三、避免输注血液制品的不良反应在输注血液制品时,要密切观察患者输注情况,避免可能发生的任何不良反应,并做好不良反应处理应急预案。第二章血液制品临床应用管理一、管理要求(一)全血及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管理要求。医院设立由医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做好以下管理工作:。医院临床治疗所使用的全血及血液成分应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血站供给(医疗机构开展的患者自体储血、自体输血除外)。输注前经过输血相容性检测,确定与受血者相容。医疗机构因应急用血需要临时采集血液时,必须遵守《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制定包括全血及血液成分库存管理(包括用血计划、入库、复核、保存等),患者用血需求评估,输血治疗告知程序,输血前实验室检查,输血申请(包括血液成分选择,填写申请,血样采集,输血科接收并审核等),输血相容性检测,全血及血液成分的发放,临床输注管理(包括核对、输注、监测等),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评估及处理,输血治疗效果评估等临床用血各阶段的操作程序。。输血相关医技人员应掌握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以及其它血液替代品或相关药物等。临床输血相关的医护人员要详细核对患者与血液制品的相关信息,确保输血安全。。(1)根据本医疗机构特点,制定不同级别临床医师的申请用血量权限。(2)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含)的临床医师负责签发输血申请单。(3)一次临床用血、备血量超过2000毫升时,需经输血科(血库)医师会诊,由用血科室主任和输血科(血库)会诊医师签名后报医务处(科)批准。(4)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高于上条所列权限使用全血及血液成分,并严格记录救治过程。(二)血浆源医药产品的管理要求。。根据《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实施血液制品批签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