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浅析.doc

格式:doc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浅析.doc

上传人:799474576 2013/8/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浅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大学生的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理解。广义上的大学生泛指社会中的一种特殊群体,是指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社会新技术和前沿的思想的人,也指引领社会进步的先驱群体。狭义上的大学生指具有大学或以上学历,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 
 2. 大学生的社会历史地位 
大学是近现代教育的产物。发源于西方,流行于全世界。中国的大学教育最早可追溯到戊戌变法时期的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中国大学生的历史要比中国大学的历史要稍长一些。洋务运动中被派往国外留学的大学生应该可以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大学生。 
自从大学生这一群体产生以来,便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早期的留学生们对中国学****西方,中国的近现代化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他们中的不少人成为了民族的脊梁。詹天佑,鲁迅,周恩来,邓小平,华罗庚,郭沫若,钱学森,李四光,侯德榜等人是他们中德杰出代表。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对社会的影响将会更加广泛,更加深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全面竞争空前激烈。而对人才的争夺则成为竞争制胜的法宝之一。作为现代教育的主体的大学生们受到了来自各界的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学生肩负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责任和使命,是未来和希望。大学生的素质如何,对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容小觑。
大学生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有一定的思想道德修养。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
中国价值观特点
1. 多样性和主导性
价值观念是对人们经济关系的反映,任何价值观念都代表了一定经济基础及其发展方向。现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造就了多样的价值主体,其分类也甚为复杂。另外,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中,既存在着反映封建社会和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要求的价值观念,也存在着反映改革开放后,全面进入现代化建设时期新生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下的价值观念,以及西方涌入的各种价值观念。
虽然封建主义在我国已经被推翻,但是其积淀下的文化传统没有马上消亡,封建主义价值观念在社会上还有一定的影响力。在社会规范和秩序上,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造成了社会上的“权本位”和“官本位”现象。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内,要求个人无条件地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否定个人尊严和权利的极“左”的价值评价标准的影子还在某些领域存在着。改革开放后,大量与市场经济契合的西方价值观念出现在中国大地,大大刺激了中国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在利益观上也表现出一种重利轻义的倾向,追求实惠成为大众的普遍心理,更有甚者为了谋求一己私利,不惜泯灭道德,破坏法律,将对个人的利益追求推向极端。人们不断用更新更多的高科技手段改善着生活,但也发现“科技决定论”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市场经济原则的扩张和泛滥,导致人们精神失衡、人际关系陌生化、道德意识弱化、文化市场商品化等。
价值观念从深层次上规范着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在同一社会中的多种价值体系同时影响人们的价值活动,给人们造成了思想认识上的混乱,价值观念上的迷茫和困惑。如何克服各种消极价值观念对人们的侵蚀,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关键在于确立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是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关系的反映,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价值取向与以公有制为主体、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社会主义道路性质相一致。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主导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它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中国当代社会实践中的回归和创新形态。它是以全体中国人民为价值主体,以公平正义为价值核心,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价值目标,代表了全体人民的物质和文化利益的最大化、最优化的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在一步步的提升和落实中,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导价值观的建设,科学切实地把握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现实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历史选择。
2. 交流性与互补性
交流是价值观念的内在必然要求,价值观念的开放性决定价值观念的交流性。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思想禁锢解除了,交流手段日益先进,信息传播也日益广泛而高效起来,促进了价值观念的交流进程,几千年来的价值体系正在改变,在市场经济创造性地引入中国现代化建设之后,中西价值观念在交流冲撞过后走向互补式的融合。
中国传统社会以社会群体作为价值主体,形成了社会本位的价值体系。社会群体是一切价值产生和实现的最终依据,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人们树立了绝对服从的意识,过分地强调了个人的义务,而忽视了个人的权利。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