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1
文档名称: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格式:doc   页数:10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上传人:追风少年 2013/8/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材分析
内容变动
(主要体现在第一、二单元)
(1) 把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为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单元“准备课”包括数一数、比多少两部分内容。是由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而成的。
数一数是原来的第一单元,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和经验。比多少是原来第二单元“比一比”的内容,而原来第二单元的“比高矮”“比长短”与数学学****的关系不是很大,被删去了。 
(2)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位置,主要是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是从一下移过来的,而原来“位置”中“左右的相对性”以及“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则删去了。

(1)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分散编排。
认识图形原来包括: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主要是加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但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们反映:学生一下子接触的图形太多,认识辨别难度较大,不易掌握。因此现在本册先认识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再认识平面图形。
(2)只认识整时。
“认识钟表”原来包括:认识整时和半时,但实验过程中教师普通反映:半时的认识比较困难,我们把“半时”的认识移到了二年级上册。本册只认识“整时”。
二、编排特点
1. 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这也是全套教材的一个特点。这册教材共九个单元,从内容上来看,可以分为准备性知识(第一、二单元)、数与代数(第三、五、六、八单元)、图形与几何(第四单元)、综合与实践等内容。这些内容穿插安排,互相搭配。如数与代数一共有四个单元,都相隔一单元,使同一领域的内容从总体上有所变化,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不觉枯燥。并且每册第一单元尽可能安排内容比较少、活动性强的单元,给一定过渡时间,让玩了一个假期的学生慢慢地恢复学****状态。

·大的单元(多个知识点)后面都安排了一个“整理和复****1-5增加了)。
·具体编排上,给出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如对所学计算的整理,每次都给出线索。
数学一年级上册课时安排
本册教材为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准备课(2课时)
二、位置(2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1课时)
~5的认识……………………………………………………… 6课时
…………………………………………………3课时
……………………………………… 1课时
整理和复****……………………………………………… 1课时
四、认识图形(一)(2课时)
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
、7的认识和加减法…………………………………………… 7课时
、9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
………………………………… 3课
、连减、加减混合………………………………………… 3课时
整理和复****………………………………………………… 2课时
六、11~20各数的认识(5课时)
~20各数、读数和写数…………………………………… 2课时
…………………………………… 3课时
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
七、认识钟表(2课时)
八、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课时)
……………………………………………………………… 3课时
、7、6加几……………………………………………………… 2课时
、4、3、2加几………………………………………………… 4课时
整理和复****………………………………………………… 1课时
九、总复****………………………………………………… 7课时
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准备课(2) 位置(2)
4
2

1-5的认识和加减法(4)
4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4)
4
4

1-5的认识和加减法(4)
3
5

认识图形(一)(2)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
6
6

0
国庆节
7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4)
4
8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4)
4
9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4)
4
10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
11—20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