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辩论队2012年1月2日論辯技巧——辯手的“孫子兵法”开辩之词题记: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明实之理。——墨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辩论,不管你信不信,辩论无处不在。我们或为国是而辩,或为生活而辩,或为人生智慧而辩。在辩论中,总有人滔滔不绝,也总有人经常处在哑口无言的境地;总有人气势如虹,以堂堂之气树正正之旗,也总有偷梁换柱以小巧机变而取胜。后者,我们称之为诡辩,与之相对的是雄辩。雄辩是一种风格,塑造这种风格必须借助两个工具:一个是思维,一个是语言。思维是内在的,起决定性作用;语言是外在的,起烘托作用。思维的核心是逻辑,强大的逻辑犹如万里雄关,根基深厚,无可撼动。在它面前,如果不是同样强大的逻辑,其他的进攻都犹如蚍蜉撼树,隔靴搔痒,只能损其枝叶,而无法动其根本,其散发出来的严谨、雄壮之美直逼人的心灵,使人感到强大的震撼力。逻辑能力对于辩手而言,就象是罗盘至于轮船,导航仪之于飞机,一旦缺失,就会迷失方向,溃不成军。比如说,在日后被奉为经典的“人性本善(恶)”的辩论中,复旦大学就确立了一套强大的逻辑构架:人性是人所为人的根本特性,恶是人类欲望的无节制扩张,善是对人类欲望无节制扩张的制约,恶花所以能结出善果,是因为如果人人自利则无人能自利,因此在冲突中产生制衡,这就是最早的善端。而正方则无法解释善花如何结出恶果这一命题。从根本上说,辩论是用来激发思维、启迪智慧的。辩风体现着做人,我们之所以提倡雄辩,也正因为:雄辩带给人的是智慧,而诡辩带给人的是权谋;雄辩使人更崇高,而诡辩使人更卑琐;雄辩是人更严谨,而诡辩使人更浮躁;雄辩使人更豁达,而诡辩使人更小气;雄辩使人更热爱辩论,而诡辩使人更厌恶辩论。在辩论的道路上,诡辩、花辩、戏辩层出不穷,但大都是昙花一现,只有滔滔雄辩之风,能荡于天地之间,荡于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让阳光永远存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明辩是非一、辩论的定位雄辩的对象定位:一个辩手要想让自己的辩论达到雄辩的效果,对象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对方也是一个能言善辩的辩手,而你又能在棋逢对手的前提下将对方打败,你才无愧于让人心服口服的辩坛赢家。总而言之,对手需要同样相当的学识,对问题有基本的交流共识。打造素养,“德”字当头:辩手必须具备充实的知识底蕴和理论素养。辩论主要靠的不是三寸不烂之舌,而是辩手本身的知识积累和理论素养。深厚的知识积累,能使辩手在辩论中旁征博引,融会贯通,滴水不漏,使对手无机可乘;良好的理论修养,则能使辩手更深、更新、更广地把握辩题,判断是非,应对问题,使对手感到遥不可及。二、辩论的特性(1)、他议性:雄辩家的桂冠是由他人来戴而不是自己想戴就能戴的上的。因为辩论的胜负不是说你能够让对手心服口服,你一定放心的是,对手是不会被你说服的。而在于你对辩论技巧的把握和发挥,发挥出色,则能征服评判乃至观众,你的观点立场也因此而感染别人。(2)、独立性:辩论一般是开始双方通过陈词而造成彼此间尖锐的观点对立,剑拔弩张,这是立论;立论后开始交锋,彼此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因此辩论需要有重点论述,同时讲究抑扬有致,这是雄辩的“点睛之笔”。而能合理把握时机,适当出击才最具有攻击性和杀伤力。(3)、辩驳性:辩论中任何论点的组织和立论都有其一定的依据。这便是论据,是论点的根基和条件。雄辩者,即能依靠